酒制大黄和大黄有区别吗

如题所述

1、酒大黄与生大黄在功效上的区别

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痈肿疔毒;外治烧烫伤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酒炙大黄其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如治眼暴热痛,头肿起的大黄汤。

2、酒大黄与生大黄在化学成分上的区别

大黄中含游离型和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还含鞣质类、二苯乙烯苷类、萘酚苷类和苯丁酮类成分等。

(1)对蒽醌类成分的影响:大黄经酒炒后,结合型蒽醌有所减少。熟大黄,经蒸、炖后其结合型与游离型蒽醌类衍生物均减少,其中结合型大黄酸显著减少,番泻苷仅余微量。大黄炒炭后,其结合型大黄酸被大量破坏,但仍保留少量的各型蒽醌类衍生物,番泻苷已不存在。

实验证明,大黄炭中的大黄酚含量为生大黄的2.7倍左右,大黄素-6-甲醚为生大黄的4.1倍左右。研究证明,炒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两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生大黄的2.7倍和3.4倍左右;大黄炭则分别为生大黄的1.9倍和2.8倍左右。

(2)对鞣质类成分的影响:大黄鞣质类成分含量较高,约为10%~30%,以缩合鞣质与水解鞣质两大类混合存在[1]。炮制过程中鞣质类成分变化亦较复杂。研究结果表明,炒大黄总鞣质含量下降约18%,熟大黄降低50%,大黄炭减少近80%。

(3)对多糖成分的影响:制大黄多糖含量随炮制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但六制大黄和九制大黄的含量相近。

3、酒大黄与生大黄在药理作用上的区别

(1)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为大黄泻下的主要有效成分,酒炒大黄泻下效力比生品降低30%,熟大黄(酒炖)、清宁片降低95%,大黄炭无泻下作用。

(2)解热作用:炮制对大黄解热作用无明显影响,无论动物解热实验还是临床某些病例均显示:服用大黄生品或制品后体温下降时间早于泻下出现时间。说明起解热和泻下作用的不是同一种物质,而是不同成分在发挥作用。解热成分似比泻下成分对热更稳定



扩展资料:

大黄生用泻下力猛,蒸熟泻下力缓和,酒制善清上部火热,炒炭可化瘀止血。用于泻下时不宜久煎。 大黄峻烈、攻下破瘀力强,易伤正气,故表证未解、气血虚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瘀结者及孕妇胎前、产后均应慎用或忌服。

注意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

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酒大黄

                百度百科——大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9
生大黄作用泻火通便,酒制以后,功能主要偏于活血化瘀。;建议应该依据处方,不能用生大黄替代酒制大黄。
第2个回答  2016-12-27
生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酒大黄善清上部火热,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28
亲~这道题由我来回答,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回答

酒之大黄和大黄有很多区别。不仅性状上有区别,而且药用上也有区别。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区别:第一、酒制大黄是经过酒炮制而成的。第二、外观、性状的区别。大黄是不规则的厚片或者不规则的块儿,表面颜色是黄棕色,中心会出现纹理,质地会比较轻,味道是苦而微涩。酒制大黄表面颜色是黑褐色,质地比较坚实,是有特异芳香气味,味道是微苦的。第三,在药用价值上的区别。大黄苦寒沉降,闻的话气味比较重,直达下焦,很强的泄下作用,具有泻火解毒的作用。酒制大黄经过酒炮制后,具有缓和的泄下作用,不但减轻了腹痛这个副作用,而且能增强活血祛瘀的功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