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

这是《中庸》开篇的一句话

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按照朱熹的说法:‘’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说天所赋予的气与理的时候,也必然赋予了与之相符的使命。

古语‘’之谓‘’不同于‘’谓之‘’。甲‘’谓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对乙的解释,乙是甲的称谓。甲‘’之谓‘’乙,是甲也可以称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称作人,是一种隶属关系。清代学者戴震曾明确提出过:‘’古人言辞,‘’之谓‘’‘’谓之‘’有异:凡曰‘’之谓‘’,以上所称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凡曰者,以下所称之名辨上之实。‘’(《孟子字义疏证》

扩展资料:

中庸创作背景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宋代以前,学者皆主张《中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思所作。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子思作《中庸》。”李翱《李文公集·复性书》:“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传于孟轲。”朱熹《中庸章句·序文》:“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自宋代开始,有学者主张《中庸》是子思与秦汉之际的儒者杂述而成。欧阳修《问进士策》:“问:礼乐之书散亡,而杂出于诸儒之说,独《中庸》出于子思。子思,圣人之后也,所传宜得其真,而其说异乎圣人者,何也?”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文鉴三》:“汉人虽称《中庸》子思所著,今以其书考之,疑不专出于子思也。”清人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的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崔述,在其《洙泗考信录》卷三中提出了三条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今人冯友兰、钱穆、劳思光等亦从文献、思想等方面论证《中庸》非子思所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8

原句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是 【中庸】里的话 。

《中庸》里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何谓“中庸”?汉儒郑玄说“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最通俗的解释即,去两端,取中间;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说法,即其师程颐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06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第3个回答  2019-12-21
意思是天命之所畏于信姓名之所谓于大道修道而知,所谓于教育
第4个回答  2020-12-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