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人证物证,只凭口供能否定罪

请问刑事诉讼法那条是关于人证,物证,口供,三者之间关系的规定?

不能定罪。

第四十二条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证据有下列七种:

(一)物证、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四十六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第四十七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扩展资料:

确定罪与非罪:

定罪的主要任务就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罪与非罪的界限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根据行为性质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任何犯罪都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具有特定的性质。因此,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就成为定罪的主要根据。各国刑法一般都以行为性质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只要具有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构成犯罪,无论这种行为的情节轻重。

(2)根据行为程度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考虑行为的质,而且还要考虑行为的量,即犯罪的定量因素。换言之,并非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一定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是否构成犯罪还要看行为的严重程度。区分罪与非罪的上述两种标准与各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有关。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大多区分重罪、轻罪与违警罪。

因此,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行为,一概视为犯罪,然后再根据行为严重程度,分别按照重罪、轻罪与违警罪处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存在定量因素,因此,只对某些性质严重的行为迳直认定为犯罪,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尚需根据行为严重程度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确定此罪与彼罪:

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也是定罪的任务。每一种犯罪都具有特定的违法蕴含,并且在刑法上作了不同的法律评价。因此,在定罪的时候,应当严格地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以便正确地适用刑法。

确定轻罪与重罪:

犯罪有轻重之别,根据同一犯罪的轻重,刑法往往规定了两个以上量刑幅度。我国刑法是根据情节与数额区分轻罪与重罪的,因此,正确地认定犯罪情节与犯罪数额是区分轻罪与重罪的关键。

参考资料:定罪-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不能定罪
第四十二条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证据有下列七种:
(一)物证、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四十六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
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第四十七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
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
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
处理。
第2个回答  2010-01-31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回答如下:

第四十二条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证据有下列七种:

(一)物证、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四十六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
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第四十七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
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
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
处理。

解答完毕,祝好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1-31
不能!!!
第4个回答  2021-03-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