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大运河文化又称“京杭大运河文化”,但不同于“运河文化”。因为运河文化,可泛指世界范围内的人工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囊括了中国若干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国家,又创造出大运河流域多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非国家因素。一言以蔽之:大运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为核心,与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共同融合出的独特的江河文化,并紧密与中原文化相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3
大运河本身既是文化的结晶,又是文化传播的纽带和文化创新的引擎。在运河沿线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包括曲艺、戏曲、诗词、书法、绘画、文学等文艺作品,也包括园林、建筑、水利、农业、商业、饮食等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形态各异,富有地域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例如,北京的大运河文化带包含通州、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顺义等七个区,既包括皇家宫殿、园林、寺庙等皇家文化,也包括京味儿民俗、民间艺术、市井生活等平民文化。江苏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也是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的运河文化遗存丰富,包括扬州瘦西湖、个园、何园、大明寺等著名景点,以及淮扬菜、扬州评话、木偶戏等文化遗产。浙江宁波是运河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总的来说,大运河文化是由多个地区共同创造、传承和弘扬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第2个回答  2019-07-02
运河文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人工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中国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运河创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不断地开凿整修,直至公元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完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
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及其他局部地区的小运河未计在内),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比巴拿马运河(1914年竣工,全长81.3公里)长21倍,比苏伊士运河(1869年竣工,全长172.5公里)长10倍,比这两条运河开凿的时间早二千多年。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京杭大运河列为重点发展的内河航运主干线之一。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运河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运河不仅承担了繁忙的运输重任,同时还发挥着巨大的防洪、灌溉、供水、旅游等多种综合效益。历经沧桑,饱受风雨后的古运河,经过治理,必将重新焕发出青春的生机,对今后运河沿线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