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篇》,有两本,一本是日本写的,一本是国内的,哪一本更值得看?

如题所述

原创 初心小伙伴
从同济到南理的学硕之路
同济学硕396分的前辈分享
正文开始前炸鸡老师的一段废话:
今天来稿的这位同学复试是自己一路带着过来的,一志愿考了同济大学,初试成绩第二。复试同济今年进四个招两个,从初试成绩来看原本感觉问题应该不大,而且修改自我介绍和日语问答这些材料时,也很明显感觉到准备得非常充分,日语底子也很棒。结果没想到在复试读文章上“翻了车”,由于要求读的文章非常难,没有发挥好。知道成绩的那一瞬间,我也是难过到有点崩溃的…。不过好在这位同学最后调剂顺利上了南理工,也是非常棒的平台,希望接下来能再接再厉,好好加油。也感谢来稿分享同济的备考经验,同济一直经验贴非常少,成人达己,不忘初心,相信这篇经验贴一定会给后人备考带来极大的帮助。
正文开始前的一段废话
今天是5月30号,接到南京理工大学老师打来的录取电话已经一周了,直到现在我才能好好坐在电脑前,回想自己的考研之路,敲下这些文字,希望能给接下来的学弟学妹一些建议,也算是给自己的考研之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2020年我的考研情况总结
一志愿同济大学,初试第二笔试第三,被刷下来,成功调剂南京理工大学,面试第一,综合成绩第二。
自我介绍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上海某所双一流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生,大三的时候就决定要考研,由于大四上半学期备考日语专八,下半学期写毕业论文,不想因为考研分心,所以就选择了大四毕业再考。选择同济的理由也很简单,高中想考但没有考上,所以可以算曲线救国,在我研究了每年同济的报录比和分数线之后,就心无杂念的开始备考同济,其中并没有想过备选其他学校。
由于同济每年并不会对外公布真题,每年的考生也只能从前几届前辈的经验贴中获取一点经验,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小语种的考生来说,经验更是少的可怜,所以我自己在备考的时候几乎完全没有方向,很迷茫,也找不到任何前辈,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所以我在这边打算写下我的备考经验贴,但比起单纯的真题回忆,我更想分享的是我一步步走来的心得体会,可供想考同济的学弟学妹参考。
前期准备工作
这个是写给第一次考研并且对考研毫无头绪的小朋友的( ω)(._.`)多的不赘述,点几个关键词即可:
请了解目标大学的
①报录比,尤其是保研人数和统考招生人数
②历年日语分数线,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尤其是两门公共课的划线,
请结合全国平均分以及其他想报考学校的划线来评估其难度
③参考书目,如果该大学没有给出参考书目,可以翻前辈的经验贴中的题型,按这个来准备。如果连这个也没有的话,可以多看看顶尖语言学校的经验贴里的题型
同济大学参考书(官网能找到具体参考书目):
①628:
《日语综合教程》
《高级日语》(课后习题要做,尤其是翻译,往年经验贴中出现过一模一样的题)
《日汉翻译教程》
②830(因为我选择的是日本文学方向,这边只提供文学类的书籍):
《日本文化概论》(韩立红老师写的这本书是必读书,不管你是什么方向,这边建议先买中文版,然后自己把每章的脉络框架列出来,然后再买日语版熟悉日语内容)
《新日本文学史》
《日本近现代文学史》(必看,刘晓芳老师所写的书,尤其是书最后几页的题,必做,今年考试中出现过一模一样的题。而且希望你能自己理出来文学史的脉络,比如写实主义的梗概,然后是有那些作家,作家分别有什么著作,杂志,思想以及论争,到考前为止反复看反复背)
《日本文学思潮史》(可先看上面两本,对文学史有个大致了解之后,再看这本书,往你的框架中填充细节)
夏目漱石《心》,芥川龙之介《鼻》《罗生门》(是我自己的总结,考前最好能看下这几本书,然后详细了解一下该作品想表达的内容)
初试
真题回忆
628
第一大题假名写汉字10题:火伤、粗々しい(服)、まあらしい(まあしい)?这个单词我到现在都没查到是什么,如果有知道的同学的话,欢迎指教。
第二大题语法选择20题:具体题目都不记得了,但是都很基础,属于四个选项认识就不会选错的程度。
第三大题阅读理解4-5篇,题型有选择+简答。第一篇选自芥川龙之介的《鼻》,个人觉得有点难度,我在唯二两篇同济的经验贴中看到过前辈说考过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和《鼻》,所以在考前多了个心眼,再把这两篇过了下,没想到真的就考到了,幸いですね。所以我在这里建议学弟学妹们考前务必看熟两篇小说的内容,以及弄懂中心思想,特别是《鼻》的前半部分是自我意识过剩,以及后半部分是旁观者的利己主义的特点也要弄清楚,会对做题有帮助。还考了一篇关于浮世绘的阅读理解,有道题是选「水际立つ」的意思,其他不记得了,总体来说难度中等。
第四大题是翻译,一篇日翻中,一篇中翻日。日翻中讲的是明治天皇登富士山,很简单,但字数较多,手脚要快。中翻日是安倍晋三的一篇演讲稿(?),属于正式场合面向中国人所做的演讲报告,因为考前我完全没练到过这种翻译,所以估计这题扑街了QAQ
第五大题是作文,今年考了中日文化の比较について,字数为四百字,我自己在写的时候参照了韩立红老师的《日本文化概论》中的日本人的无常观这一部分内容,再拿其跟中国人做比较,估计写的还过得去。
总结:
628整体来说难度中等偏上一点。在这里我给几个建议。
第一是注重基础的巩固和掌握,我自己在考前对着上外考过的单词进行学习,因为上外单词的难度很大,我一味的只去记难词,导致了基础单词的遗忘,结果就是やけど的汉字没写出来,考完郁闷了好久。。。
第二是关于翻译,考前一定要进行多题材的练习,不然上考场就会慌了手脚。
第三关于作文,作文这个东西是光靠背,背不出来的,一定要自己去写。我自己在备考的时候是从10月份开始,每个礼拜写一篇,不用很多,但一定要自己写,这里我建议大家关注一下初心的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上面会有老师发布自己的作文押题,可以按照押题顺序一篇篇写下来。还有就是勤思考,多做知识点的勾连,不要只做没有感情的刷题机器,我大概6月份的时候看见过微博上一篇关于中国审美和日本审美的区别的论文,当时我仔细思考了中日无常观的区别,结果这次的作文题目我拿来就直接下笔了。
830
文学方向第一大题是10个填空,无选项,题型参考刘晓芳老师的《日本近现代文学史》的最后几页,给你一段类似于阅读理解的材料,然后从中挖十个空来填。这次考了ゾラの「居酒屋」と「ナナ」、他には、尾崎红叶の「砚友社」など,还有「枕草子」,很简单没有难度和深度,属于你过一遍文学史就能填出来。这边我吐槽一下,还是在考前经验贴中看到说会考作家和流派的名词解释,所以我大概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自制了个两万字左右的汇总篇,并且勤勤恳恳的背了好久,结果这次什么都没考。
第二大题是翻译句子,大概三句,都是很短的句子,里面有句是“在雨中奔跑”。
第三大题是是一篇长达十几页文章的阅读理解,文章选自夏目漱石的こころ,34节到40几节的内容,是先生写给“我”的遗书,从k的坦白到最后的自杀这一部分的内容,题目大概是30多题的简答题,其中还有一道简答里面分成4-5个小简答的题,所以总体说大概40多道,再加上一篇10分的授受动词的分析(至今还是不知道要怎么样写),和一篇400多字的读后感。。。我看到这个题的时候简直心态奔溃,一瞬间动了弃考的念头,但好在还是平复心情,冷静下来一题题的做了。这部分题量非常之大,我整整三个小时都没停笔过,期间还把几题写错了位置,又浪费了一部分时间来修改。。。本来做完这题觉得自己无缘进复试了,但好在天遂人愿,成绩还不错。
第一,请注意!同济日语语言文学有语言,文学和文化三个方向,830出题的时候是三个方向统统出在一张卷子上,且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大概是这样的:请语言和文学的做这个,请文学和文化的做这个类似于这样的分题方式,所以做前请务必看清楚哪些题是你的方向必做的题。
第二,坚持+心态非常重要,以及备考的时候建议多看点日语文学作品,我因为知道k的结局,且最后也来不及再看文章了,所以最后几题我就按照自己的记忆在做题了,大家不要学我。
628+830专业课经验总结:
同济的参考书目已经好几年没有更新过了,所以按照官网给出的最新参考书目即可,讲几个我自己在备考过程中比较关心的点。
第一是古语的问题,的确有几年的参考书目中给出了古语的要求,但因为最近几年的经验贴中并没有提到古语所以我就大胆的没复习了,今年的确没有出古语题,但今年不出不代表明年不出,学有余力的同学还是要尽量古语入个门。
第二,敬语今年没考。
第三,我自己总结了前几年的真题回忆贴,再加上这次我亲身考过一次之后,发现同济每年的题型变化非常大,所以这边我建议各位可以去找你能找到的所有同济真题回忆,把上面所出现过的题型都过一遍,并且多看看其他学校的题型,做到有备无患。
讲下公共课的复习:
在你不能肯定专业课一定比其他人要好的情况下,公共课千万别随便学学就完事了,我建议两门公共课的总分目标是140+。政治和英语我都是报了某东方的线下课程,原因是因为我身边没有认识的学长学姐告诉我怎么去备考,加上我也是第一次考研,觉得资料收集和筛选太费时间,而且不知道怎么去学,所以就花钱去线下。
政治我没资格说,因为考的实在太低了,且至今都尚未掌握学习的窍门,所以给不了大家建议。
英语:
先讲讲我自己的情况,我属于英语基础较好的人,所以在大一就把四六级过了。因为刚开始接触日语,每天学日语都快没有精力了,所以自然就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可以说高中毕业以后我起码有三年时间是一直没有碰过英语的。大三上半年在日本交流,期间决定还是想留在国内读研,了解了考研的基本情况后,我发现英语还是个必备技能,因此回国以后就马不停蹄的报了雅思,想重新拣回英语。
在这个日语研究生普遍只需要考二外英语的大环境下,同济还是坚持走难度最高的英语一,可想而知对学生的要求有多高。关于英语,我本身基础不差,如果基础差的同学还是要尽早准备,然后去学主谓宾定状补这种基本操作。
①单词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就可以背起来了,我用的是红宝书,一天背一个unit,然后把生词摘下来反复背,直到考前都一直要背,并且在后期做真题的时候,阅读里面不认识的单词必须自己查完然后背出来,不要求会拼,但看到就必须知道词意。
②然后就是做真题,我看到网上很多人说可以从英语二的真题开始刷起来,对此我持保留意见,因为一和二的考试要求不同,所希望考生会的东西也不同,你做英语二的思路会不会对英语一产生影响,这点我不清楚,所以希望大家自己做功课。英语一老生常谈的东西就是“得阅读者得天下”,这话不假,考研前期没必要直接上来做真题,也没必要去翻,把这一步留到暑假再开始。
③考研阅读最要紧的就是了解老师的出题思路,一定要学着在做题的时候去习惯这种出题方法,去感受老师的节奏,花点时间想想这题考的是什么。我这边说得很笼统,因为英语一真的是个非常琐碎又庞大的考试,如果学弟学妹有什么具体问题,可以直接问我,我看到就会回。
④然后是英语作文,从十月份十一月份起就可以自己动手写了,我自己在考前没有背过一篇模版,但背了一些好词好句,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动手写,我是一周写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然后交给老师去批,考前我把所有年份的大作文小作文都写过一遍,并且把预测题目也写过了,网上能找到的千篇一律的模版属于「禁物」,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专属自己的语言体系的模版。
⑤然后是很简单的完形跟翻译,翻译没什么好说的,但注意要说人话。完形这几年是越来越简单,且分值也不高,所以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如果对自己总分有较高要求的话,完形可以从较难的年份开始一篇篇做,尤其是讲“霍桑效应”和殖民地的两篇完形,非常难,建议好好体会一下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考前再做这几年较为简单的题会发现自己如鱼得水。
总结:我从18年10月开始到19年初试前这段时间里可以说花了无数心血在英语上,最后英语一86也算对得起自己了。如果对英语要求仅仅是过的同学,那这段经验并不适合你~
大总结:
① 前辈的经验并不是备考准则,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虽然公共课也重要,但专业课总分300分,请自己做好权衡,分配好自己的时间!
② 关于学习计划,我觉得没必要强行要求自己6点起开始学习,我是早起傻一天的类型,所以除了最后冲刺的一个月,我每天八点半到九点半起,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计划,关键不在于你起多早,而在于你看多少。我在一月份的时候列了学习计划表,规定了自己每天日语看六个小时,英语一个半小时,政治一个小时,然后拿手机上的倒计时功能,每天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虽然我也是第一次做这种规划,但效果很好。10月份之前没必要把时间排的很满,每天看5-6小时即可,然后给自己安排周末的时间放松休息,随着考试的临近再加强强度即可。
复试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的复试流程可能并不适用于明年的考生,但面试内容还是可以参考一下。
面试内容:
1. 英语的自我介绍,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英语问题了,很简单,背背熟就行了
2. 日语自我介绍,不多说了,背熟
3. 读文章,回答小题。这个part我想重点说一下,这次的文章是摘自天声人语,混有古语的一篇阅读材料,然后回答的小问题有题是用日语描述一下「渔港古り縄と菫と子供かな」的场景,作为一个几乎没学过古语,又表达能力特差的菜鸟,我说了「渔港で子供が游んでいる。花が咲いている」,说完我自己都笑了。
4. 老师问答。这部分的问题我是全部压中了,所以很流畅的表达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回答。
面试完之后,我以为就一篇文章没读好,应该不会拉开太大的差距,事实证明我又太年轻了,后来炸鸡老师托人打听,才知道这次我就是因为这篇文章没读好而翻的车。这边给大家的启示是,复试准备期间最好能多读天声人语的文章,至于古文这块,有余力的要学,没余力的就随缘吧,因为实在是太难了_(:з」∠)_
接下来讲讲调剂,本次调剂我一共选择了3所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跟延边大学,三所大学分别给我发来了复试通知,在面完对外经贸跟南理之后我得知自己纷纷录取,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南理。
这边我想感谢一下同济的刘晓芳老师,人真的太好了,在面试完同济的第二天,刘老师就发短信给我帮我找调剂,推荐名额,在得知我面试了南理之后,还帮我去问了面试情况,让我安心很多,在此万分感谢!
2020南京理工大学调剂情况
说实话,南京理工大学是我填的三所调剂学校里面,我觉得最不可能的那一个,因为今年缺额仅3人,学校拉了12个调剂生来面试。最高分409,我是最低的396分。其中不乏浙大,南大滑档调剂下来的人,本来以为注定是陪跑的命,所以当刘老师询问了南理的老师并告知我是面试第一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
面试流程:
①15分钟的线上做题。分别有文化,文学方向的题可选。我选的是文学,因为我怕同济的面试中会问到文学问题,所以考前自己还过了两边,没想到同济不考,南理考了。这边给我的启示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永远要认真的去一遍遍复习所学知识,说不定就考到了呢?题不难,考了樋口一叶,岛崎藤村,平家物语等,然后口头翻译了一段福泽谕吉的劝学篇里的片段,都不难。最后一大题是简述歌舞伎,我只知道出云国的阿国,然后很老实的说了一下自己学习不足,其他的不太清楚_(:з」∠)_
②15分钟的问答。老师问的问题我基本上都压中了,除了有个老师问了一题,说自己在日本生活了8年,日本人的性格其实并没有中国人一般认为的那样阴沉,请问是为什么?我当时并没有回答出来,后来想了想,可能跟日本的佛教有渊源,当然这属于马后炮了_(:з」∠)_
总结:南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严格,在调剂网上就注明了要扎实的学术功底跟口语表达,然后面试的过程中,老师询问的非常详细,几乎把我自我介绍上的所有能问的点,都问了一遍。这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好好准备自己的自我介绍,然后不要偷懒的尽可能的去预测老师会问的问题。另外,建议复试前再好好看一遍韩立红老师所写的日本文化概论,不要以为自己选的是文学或者语言,文化就不会被考到了,事实证明还是考到了_(:з」∠)_
2020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调剂情况
其实我调剂的第一志愿就是上海对外贸,周六面试完南理之后感觉非常好,但当天并没有等来拟录取通知,所以以防万一,我第二天还是去面了对外贸。
①线上答题
首先是给你一分钟,准备一个两分钟的“我的家乡”的演讲,我讲了大概40秒,实在是没什么要说的了,老师非常和蔼的问我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我说没了_(:з」∠)_。然后是一段日翻中,关于便利店柜台的更新。接下来是一段中翻日,经济类文章,有拉长中日关系直到下一个40年,利益蛋糕的最大化,增强互信协作,增进共识之类的语句,我真的一脸懵,只好硬着头皮一句句往下翻。
②老师问答
大概问了我入学之后想研究什么,期间还问了我两个问题,至今都没听清是啥意思,时间就到了。
总结:说实话,当天晚上收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拟录取通知书,我其实是非常疑惑的,因为当天我不仅没有表现好,而且期间还断网两次,直接从zoom会议室掉出去了。。。不管怎么说,还是感谢老师愿意给我这个入学的机会_(:з」∠)_
最后想说的话:我是2020年考研,从18年10月份就开始备考了,期间花费时间长达一年半,我用一般人备考2次甚至3次的时间来准备了这场考试,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同样在备考研究生的同学才能懂吧。
在本次考研中,不仅有同济的刘老师,还有初心的炸鸡老师也托人帮我询问面试情况,帮助我调剂,还有我的朋友们,也给了我莫大的关心,考研期间收获了众多的善意,现在我也想把这份善意再回馈出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5
说起中国古代的文化流派,必然会提到孔孟之道的儒家学说。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奠基人,经典理论一直影响到今天,可见其本身鲜活的生命力。在孔孟之后,儒家学说发展渊远流长,几千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丰富,也出现了很多的儒学大家。

荀子、董仲舒、二程等人,都在儒学的发展历史当中留下浓重的印记。但要说孔孟之后最出色的儒学大师,当属南宋朱熹。他发展的理学思想进一步充实了儒学的发展理论,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他的理学著作,甚至作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应用教材。
而他一首28字劝学诗,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在古代中国也是流传甚广,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且看: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劝学诗》,题目非常简单,所表达的内容也是直截了当,就是劝导青少年学子们要珍惜光阴,认真学习。因为年少的他们学东西学得很快。一旦过了那个年龄再学知识就变得很困难了。
“少年易老学难成”,小时候的我们对于这句诗理解不会很深,以为就是长辈们为了督促我们学习而编出来的。实际上当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多的感受到这句诗所表达的意义是多么的正确。少年时代的我们求知欲强,无论是精力还是智力,都处于上升阶段,此时学习知识对我们的一生都有帮助。而一旦错过这最佳学习的时期,已经很难再达到少年时学习的效果了。

“一寸光阴不可轻”,这一句告诫我们学习知识要珍惜时间,珍惜光阴。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的很快,每一秒都应该值得珍惜,不应该被辜负。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最后两句生成了两句鲜明的对比,也引用了一个典故,用来表述时光流逝之飞快,告诫孩子们要珍惜时光。谢灵运《登池上楼》曾有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表达的就是美好的事物逝去很快的意思。而这两句古诗的对比,就是以“草梦”、“秋声”对比,极言时光飞逝。

古人有很多的劝学诗篇,大都以劝诫学子们珍惜时间为主题,这首诗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曾经在日本广泛传播,在整个汉文化圈都有它的踪迹。这一方面说明儒家文化的传播之深远,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朱熹在儒家文化史上的地位。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第2个回答  2021-12-05
看看国内的就可以了,日本人写的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第3个回答  2021-12-05
原创 初心小伙伴
从同济到南理的学硕之路
同济学硕396分的前辈分享
正文开始前炸鸡老师的一段废话:
今天来稿的这位同学复试是自己一路带着过来的,一志愿考了同济大学,初试成绩第二。复试同济今年进四个招两个,从初试成绩来看原本感觉问题应该不大,而且修改自我介绍和日语问答这些材料时,也很明显感觉到准备得非常充分,日语底子也很棒。结果没想到在复试读文章上“翻了车”,由于要求读的文章非常难,没有发挥好。知道成绩的那一瞬间,我也是难过到有点崩溃的…。不过好在这位同学最后调剂顺利上了南理工,也是非常棒的平台,希望接下来能再接再厉,好好加油。也感谢来稿分享同济的备考经验,同济一直经验贴非常少,成人达己,不忘初心,相信这篇经验贴一定会给后人备考带来极大的帮助。
正文开始前的一段废话
今天是5月30号,接到南京理工大学老师打来的录取电话已经一周了,直到现在我才能好好坐在电脑前,回想自己的考研之路,敲下这些文字,希望能给接下来的学弟学妹一些建议,也算是给自己的考研之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2020年我的考研情况总结
一志愿同济大学,初试第二笔试第三,被刷下来,成功调剂南京理工大学,面试第一,综合成绩第二。
自我介绍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上海某所双一流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生,大三的时候就决定要考研,由于大四上半学期备考日语专八,下半学期写毕业论文,不想因为考研分心,所以就选择了大四毕业再考。选择同济的理由也很简单,高中想考但没有考上,所以可以算曲线救国,在我研究了每年同济的报录比和分数线之后,就心无杂念的开始备考同济,其中并没有想过备选其他学校。
由于同济每年并不会对外公布真题,每年的考生也只能从前几届前辈的经验贴中获取一点经验,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小语种的考生来说,经验更是少的可怜,所以我自己在备考的时候几乎完全没有方向,很迷茫,也找不到任何前辈,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所以我在这边打算写下我的备考经验贴,但比起单纯的真题回忆,我更想分享的是我一步步走来的心得体会,可供想考同济的学弟学妹参考。
前期准备工作
这个是写给第一次考研并且对考研毫无头绪的小朋友的( ω)(._.`)多的不赘述,点几个关键词即可:
请了解目标大学的
①报录比,尤其是保研人数和统考招生人数
②历年日语分数线,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尤其是两门公共课的划线,
请结合全国平均分以及其他想报考学校的划线来评估其难度
③参考书目,如果该大学没有给出参考书目,可以翻前辈的经验贴中的题型,按这个来准备。如果连这个也没有的话,可以多看看顶尖语言学校的经验贴里的题型
同济大学参考书(官网能找到具体参考书目):
①628:
《日语综合教程》
《高级日语》(课后习题要做,尤其是翻译,往年经验贴中出现过一模一样的题)
《日汉翻译教程》
②830(因为我选择的是日本文学方向,这边只提供文学类的书籍):
《日本文化概论》(韩立红老师写的这本书是必读书,不管你是什么方向,这边建议先买中文版,然后自己把每章的脉络框架列出来,然后再买日语版熟悉日语内容)
《新日本文学史》
《日本近现代文学史》(必看,刘晓芳老师所写的书,尤其是书最后几页的题,必做,今年考试中出现过一模一样的题。而且希望你能自己理出来文学史的脉络,比如写实主义的梗概,然后是有那些作家,作家分别有什么著作,杂志,思想以及论争,到考前为止反复看反复背)
《日本文学思潮史》(可先看上面两本,对文学史有个大致了解之后,再看这本书,往你的框架中填充细节)
夏目漱石《心》,芥川龙之介《鼻》《罗生门》(是我自己的总结,考前最好能看下这几本书,然后详细了解一下该作品想表达的内容)
初试
真题回忆
628
第一大题假名写汉字10题:火伤、粗々しい(服)、まあらしい(まあしい)?这个单词我到现在都没查到是什么,如果有知道的同学的话,欢迎指教。
第二大题语法选择20题:具体题目都不记得了,但是都很基础,属于四个选项认识就不会选错的程度。
第三大题阅读理解4-5篇,题型有选择+简答。第一篇选自芥川龙之介的《鼻》,个人觉得有点难度,我在唯二两篇同济的经验贴中看到过前辈说考过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和《鼻》,所以在考前多了个心眼,再把这两篇过了下,没想到真的就考到了,幸いですね。所以我在这里建议学弟学妹们考前务必看熟两篇小说的内容,以及弄懂中心思想,特别是《鼻》的前半部分是自我意识过剩,以及后半部分是旁观者的利己主义的特点也要弄清楚,会对做题有帮助。还考了一篇关于浮世绘的阅读理解,有道题是选「水际立つ」的意思,其他不记得了,总体来说难度中等。
第四大题是翻译,一篇日翻中,一篇中翻日。日翻中讲的是明治天皇登富士山,很简单,但字数较多,手脚要快。中翻日是安倍晋三的一篇演讲稿(?),属于正式场合面向中国人所做的演讲报告,因为考前我完全没练到过这种翻译,所以估计这题扑街了QAQ
第五大题是作文,今年考了中日文化の比较について,字数为四百字,我自己在写的时候参照了韩立红老师的《日本文化概论》中的日本人的无常观这一部分内容,再拿其跟中国人做比较,估计写的还过得去。
总结:
628整体来说难度中等偏上一点。在这里我给几个建议。
第一是注重基础的巩固和掌握,我自己在考前对着上外考过的单词进行学习,因为上外单词的难度很大,我一味的只去记难词,导致了基础单词的遗忘,结果就是やけど的汉字没写出来,考完郁闷了好久。。。
第二是关于翻译,考前一定要进行多题材的练习,不然上考场就会慌了手脚。
第三关于作文,作文这个东西是光靠背,背不出来的,一定要自己去写。我自己在备考的时候是从10月份开始,每个礼拜写一篇,不用很多,但一定要自己写,这里我建议大家关注一下初心的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上面会有老师发布自己的作文押题,可以按照押题顺序一篇篇写下来。还有就是勤思考,多做知识点的勾连,不要只做没有感情的刷题机器,我大概6月份的时候看见过微博上一篇关于中国审美和日本审美的区别的论文,当时我仔细思考了中日无常观的区别,结果这次的作文题目我拿来就直接下笔了。
830
文学方向第一大题是10个填空,无选项,题型参考刘晓芳老师的《日本近现代文学史》的最后几页,给你一段类似于阅读理解的材料,然后从中挖十个空来填。这次考了ゾラの「居酒屋」と「ナナ」、他には、尾崎红叶の「砚友社」など,还有「枕草子」,很简单没有难度和深度,属于你过一遍文学史就能填出来。这边我吐槽一下,还是在考前经验贴中看到说会考作家和流派的名词解释,所以我大概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自制了个两万字左右的汇总篇,并且勤勤恳恳的背了好久,结果这次什么都没考。
第二大题是翻译句子,大概三句,都是很短的句子,里面有句是“在雨中奔跑”。
第三大题是是一篇长达十几页文章的阅读理解,文章选自夏目漱石的こころ,34节到40几节的内容,是先生写给“我”的遗书,从k的坦白到最后的自杀这一部分的内容,题目大概是30多题的简答题,其中还有一道简答里面分成4-5个小简答的题,所以总体说大概40多道,再加上一篇10分的授受动词的分析(至今还是不知道要怎么样写),和一篇400多字的读后感。。。我看到这个题的时候简直心态奔溃,一瞬间动了弃考的念头,但好在还是平复心情,冷静下来一题题的做了。这部分题量非常之大,我整整三个小时都没停笔过,期间还把几题写错了位置,又浪费了一部分时间来修改。。。本来做完这题觉得自己无缘进复试了,但好在天遂人愿,成绩还不错。
第一,请注意!同济日语语言文学有语言,文学和文化三个方向,830出题的时候是三个方向统统出在一张卷子上,且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大概是这样的:请语言和文学的做这个,请文学和文化的做这个类似于这样的分题方式,所以做前请务必看清楚哪些题是你的方向必做的题。
第二,坚持+心态非常重要,以及备考的时候建议多看点日语文学作品,我因为知道k的结局,且最后也来不及再看文章了,所以最后几题我就按照自己的记忆在做题了,大家不要学我。
628+830专业课经验总结:
同济的参考书目已经好几年没有更新过了,所以按照官网给出的最新参考书目即可,讲几个我自己在备考过程中比较关心的点。
第一是古语的问题,的确有几年的参考书目中给出了古语的要求,但因为最近几年的经验贴中并没有提到古语所以我就大胆的没复习了,今年的确没有出古语题,但今年不出不代表明年不出,学有余力的同学还是要尽量古语入个门。
第二,敬语今年没考。
第三,我自己总结了前几年的真题回忆贴,再加上这次我亲身考过一次之后,发现同济每年的题型变化非常大,所以这边我建议各位可以去找你能找到的所有同济真题回忆,把上面所出现过的题型都过一遍,并且多看看其他学校的题型,做到有备无患。
讲下公共课的复习:
在你不能肯定专业课一定比其他人要好的情况下,公共课千万别随便学学就完事了,我建议两门公共课的总分目标是140+。政治和英语我都是报了某东方的线下课程,原因是因为我身边没有认识的学长学姐告诉我怎么去备考,加上我也是第一次考研,觉得资料收集和筛选太费时间,而且不知道怎么去学,所以就花钱去线下。
政治我没资格说,因为考的实在太低了,且至今都尚未掌握学习的窍门,所以给不了大家建议。
英语:
先讲讲我自己的情况,我属于英语基础较好的人,所以在大一就把四六级过了。因为刚开始接触日语,每天学日语都快没有精力了,所以自然就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可以说高中毕业以后我起码有三年时间是一直没有碰过英语的。大三上半年在日本交流,期间决定还是想留在国内读研,了解了考研的基本情况后,我发现英语还是个必备技能,因此回国以后就马不停蹄的报了雅思,想重新拣回英语。
在这个日语研究生普遍只需要考二外英语的大环境下,同济还是坚持走难度最高的英语一,可想而知对学生的要求有多高。关于英语,我本身基础不差,如果基础差的同学还是要尽早准备,然后去学主谓宾定状补这种基本操作。
①单词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就可以背起来了,我用的是红宝书,一天背一个unit,然后把生词摘下来反复背,直到考前都一直要背,并且在后期做真题的时候,阅读里面不认识的单词必须自己查完然后背出来,不要求会拼,但看到就必须知道词意。
②然后就是做真题,我看到网上很多人说可以从英语二的真题开始刷起来,对此我持保留意见,因为一和二的考试要求不同,所希望考生会的东西也不同,你做英语二的思路会不会对英语一产生影响,这点我不清楚,所以希望大家自己做功课。英语一老生常谈的东西就是“得阅读者得天下”,这话不假,考研前期没必要直接上来做真题,也没必要去翻,把这一步留到暑假再开始。
③考研阅读最要紧的就是了解老师的出题思路,一定要学着在做题的时候去习惯这种出题方法,去感受老师的节奏,花点时间想想这题考的是什么。我这边说得很笼统,因为英语一真的是个非常琐碎又庞大的考试,如果学弟学妹有什么具体问题,可以直接问我,我看到就会回。
④然后是英语作文,从十月份十一月份起就可以自己动手写了,我自己在考前没有背过一篇模版,但背了一些好词好句,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动手写,我是一周写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然后交给老师去批,考前我把所有年份的大作文小作文都写过一遍,并且把预测题目也写过了,网上能找到的千篇一律的模版属于「禁物」,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专属自己的语言体系的模版。
⑤然后是很简单的完形跟翻译,翻译没什么好说的,但注意要说人话。完形这几年是越来越简单,且分值也不高,所以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如果对自己总分有较高要求的话,完形可以从较难的年份开始一篇篇做,尤其是讲“霍桑效应”和殖民地的两篇完形,非常难,建议好好体会一下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考前再做这几年较为简单的题会发现自己如鱼得水。
总结:我从18年10月开始到19年初试前这段时间里可以说花了无数心血在英语上,最后英语一86也算对得起自己了。如果对英语要求仅仅是过的同学,那这段经验并不适合你~
大总结:
① 前辈的经验并不是备考准则,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虽然公共课也重要,但专业课总分300分,请自己做好权衡,分配好自己的时间!
② 关于学习计划,我觉得没必要强行要求自己6点起开始学习,我是早起傻一天的类型,所以除了最后冲刺的一个月,我每天八点半到九点半起,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计划,关键不在于你起多早,而在于你看多少。我在一月份的时候列了学习计划表,规定了自己每天日语看六个小时,英语一个半小时,政治一个小时,然后拿手机上的倒计时功能,每天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虽然我也是第一次做这种规划,但效果很好。10月份之前没必要把时间排的很满,每天看5-6小时即可,然后给自己安排周末的时间放松休息,随着考试的临近再加强强度即可。
复试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的复试流程可能并不适用于明年的考生,但面试内容还是可以参考一下。
面试内容:
1. 英语的自我介绍,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英语问题了,很简单,背背熟就行了
2. 日语自我介绍,不多说了,背熟
3. 读文章,回答小题。这个part我想重点说一下,这次的文章是摘自天声人语,混有古语的一篇阅读材料,然后回答的小问题有题是用日语描述一下「渔港古り縄と菫と子供かな」的场景,作为一个几乎没学过古语,又表达能力特差的菜鸟,我说了「渔港で子供が游んでいる。花が咲いている」,说完我自己都笑了。
4. 老师问答。这部分的问题我是全部压中了,所以很流畅的表达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回答。
面试完之后,我以为就一篇文章没读好,应该不会拉开太大的差距,事实证明我又太年轻了,后来炸鸡老师托人打听,才知道这次我就是因为这篇文章没读好而翻的车。这边给大家的启示是,复试准备期间最好能多读天声人语的文章,至于古文这块,有余力的要学,没余力的就随缘吧,因为实在是太难了_(:з」∠)_
接下来讲讲调剂,本次调剂我一共选择了3所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跟延边大学,三所大学分别给我发来了复试通知,在面完对外经贸跟南理之后我得知自己纷纷录取,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南理。
这边我想感谢一下同济的刘晓芳老师,人真的太好了,在面试完同济的第二天,刘老师就发短信给我帮我找调剂,推荐名额,在得知我面试了南理之后,还帮我去问了面试情况,让我安心很多,在此万分感谢!
2020南京理工大学调剂情况
说实话,南京理工大学是我填的三所调剂学校里面,我觉得最不可能的那一个,因为今年缺额仅3人,学校拉了12个调剂生来面试。最高分409,我是最低的396分。其中不乏浙大,南大滑档调剂下来的人,本来以为注定是陪跑的命,所以当刘老师询问了南理的老师并告知我是面试第一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
面试流程:
①15分钟的线上做题。分别有文化,文学方向的题可选。我选的是文学,因为我怕同济的面试中会问到文学问题,所以考前自己还过了两边,没想到同济不考,南理考了。这边给我的启示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永远要认真的去一遍遍复习所学知识,说不定就考到了呢?题不难,考了樋口一叶,岛崎藤村,平家物语等,然后口头翻译了一段福泽谕吉的劝学篇里的片段,都不难。最后一大题是简述歌舞伎,我只知道出云国的阿国,然后很老实的说了一下自己学习不足,其他的不太清楚_(:з」∠)_
②15分钟的问答。老师问的问题我基本上都压中了,除了有个老师问了一题,说自己在日本生活了8年,日本人的性格其实并没有中国人一般认为的那样阴沉,请问是为什么?我当时并没有回答出来,后来想了想,可能跟日本的佛教有渊源,当然这属于马后炮了_(:з」∠)_
总结:南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严格,在调剂网上就注明了要扎实的学术功底跟口语表达,然后面试的过程中,老师询问的非常详细,几乎把我自我介绍上的所有能问的点,都问了一遍。这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好好准备自己的自我介绍,然后不要偷懒的尽可能的去预测老师会问的问题。另外,建议复试前再好好看一遍韩立红老师所写的日本文化概论,不要以为自己选的是文学或者语言,文化就不会被考到了,事实证明还是考到了_(:з」∠)_
2020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调剂情况
其实我调剂的第一志愿就是上海对外贸,周六面试完南理之后感觉非常好,但当天并没有等来拟录取通知,所以以防万一,我第二天还是去面了对外贸。
①线上答题
首先是给你一分钟,准备一个两分钟的“我的家乡”的演讲,我讲了大概40秒,实在是没什么要说的了,老师非常和蔼的问我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我说没了_(:з」∠)_。然后是一段日翻中,关于便利店柜台的更新。接下来是一段中翻日,经济类文章,有拉长中日关系直到下一个40年,利益蛋糕的最大化,增强互信协作,增进共识之类的语句,我真的一脸懵,只好硬着头皮一句句往下翻。
②老师问答
大概问了我入学之后想研究什么,期间还问了我两个问题,至今都没听清是啥意思,时间就到了。
总结:说实话,当天晚上收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拟录取通知书,我其实是非常疑惑的,因为当天我不仅没有表现好,而且期间还断网两次,直接从zoom会议室掉出去了。。。不管怎么说,还是感谢老师愿意给我这个入学的机会_(:з」∠)_
最后想说的话:我是2020年考研,从18年10月份就开始备考了,期间花费时间长达一年半,我用一般人备考2次甚至3次的时间来准备了这场考试,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同样在备考研究生的同学才能懂吧。
在本次考研中,不仅有同济的刘老师,还有初心的炸鸡老师也托人帮我询问面试情况,帮助我调剂,还有我的朋友们,也给了我莫大的关心,考研期间收获了众多的善意,现在我也想把这份善意再回馈出去。
第4个回答  2021-12-05
《劝学》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顾名思义,劝学,即劝勉、鼓励学习。这篇写于两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启迪。
一提到“学”这个字,就不禁令人想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激人奋进的千古名句,以及“凿壁偷光”、“画灰练字”、“头悬梁,锥刺股”的动人场面。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之众人乎?
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如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的确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然落到实处,有的人浅尝辄止,远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有的人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光阴搭上去,知识未获得,岂不冤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过分沉湎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的是芝麻,岂不悲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贵在持之以恒。对待学习,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未能钻研到底,结果与新元素失之交臂;已年过半百的谈迁在27年心血一夜间化为乌有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以超人的毅力重振旗鼓,历经艰辛11载,完成了巨著《国榷》。粗的铁棒能磨成纤小的绣花针,靠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倘若你有了这坚持不懈的毅力,再用以专一的态度,就如虎添翼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你若今天立志做画家,明天发愤当诗人,后天又刻苦练钢琴,鸿鹄之志倒是有了,但这朝三暮四,不专心致志的态度,到头来怕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一”并不值得肯定。当今社会,一日千里,瞬息万变,不仅要求人们精通数理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对于时事动态,乃至琴棋书画,足球、电脑也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学习,全方位地获取能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结果有的人收获甚微,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功成名就。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前者或如不能一跃十步的骐骥,或如六跪二螯的螃蟹;后者则似十驾的驽马,似一心一意的蚯蚓。究其原因,如是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