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某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1

物质的性质不同,可能在溶液中表现出的程度也不同。

1、判断电离程度: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电离不完全。

①几乎所有的盐都是强电解质,都完全电离。除一些弱电解质盐HgCl₂,Pb(Ac)₂,部分氰酸盐。

②强酸完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且酸性越弱表明电离程度.

2、判断水解程度: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会水解,且离子对应酸的酸性越强,或对应碱的碱性越强,则该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换言之,【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正好相反】,电离程度越大,水解程度就越小;电离程度越小,则水解程度越大。

扩展资料:

水有分解和融合材料的双重特性,水解是一种分解技术。水解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利用水将物质分解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水解是盐电离出的离子结合了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反应。

物质与水发生的导致物质发生分解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也可以说是物质与水中的氢离子或者是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

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即电离度表示弱酸、弱碱在溶液中离解的程度。

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步电离都存在相应的电离平衡。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它们的二步电离度远远小于一步电离度,三步电离度又远远小于二步电离度。

所以,多元弱酸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多元弱碱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均可以近似以一步电离的离子浓度代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离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