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企业给员工交五险,都是按最低比例缴纳?

如题所述

问题:为什么很多企业给员工交五险,都是按最低比例缴纳?
差钱呗,都是利益惹的祸。题主问的是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单位参保人的缴费标准问题。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参保单位分两种,企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按最低比例缴纳社保的事通常都发生在非国企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外企及合资企业的情况好很多。民营企业是重灾区。其中有些低收入员工,就应该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是合法的。但很多员工的实际收入是超过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了的,企业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是违法的,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关规定。企业是知法犯法,明知故犯。这是为什么呢?

1、单位的社保缴费负担知几何?
大家都知道,单位参保人的社保费用是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单位交大头儿,个人交小头儿。所以单位每月都需要为社保支出一大笔统筹费用。社保五险各地缴费标准不同,剔除收入不在社保上下限范围内的,或很高或很低的收入者,单位要缴纳的统筹部分的费用是多少呢?一般参考值为员工每月税前薪酬的33%左右。其中养老保险20%左右,医疗保险10%左右,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合计3%左右。总之这真的是一笔不少的钱,意味着月收入10000元的员工,单位每月要掏3300元为其缴纳社保。单位体制不同,承受能力不同。

2、为什么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可以按时足额缴纳社保?
因为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有公家的钱做后盾,不差钱,所以一般都会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将来养老金待遇也高。员工税前薪酬的33%不是问题,再多一些也没问题。因此单位另外还会为他们缴纳补充养老保险和公积金,还会再增加员工税前薪酬的20%左右的支出,其他福利待遇也有保障。他们没有必要按最低标准加纳社保,没有这样做的动机。

3、为什么大多数非国企尤其是民营企业按最低标准为员工缴纳社保?
因为他们没有所谓公家的钱做后盾,也没有一分钱的财政补贴,需要单位真金白银地往外掏钱才行,费用高,负担重。经济大环境又不好,生意不好做,甚至赚不到这些钱。利益使然,问题和对策就来了。大多数单位并没有把员工的实际收入作为缴费基数,或按最低标准或打折交社保,还有一些单位根本不给员工交社保。如果老老实实地按员工的实际薪酬缴费,社保负担就比较沉重,而按最低标准交际不同了,省太多了,但这样做是违法的。
试问,3000元的33%,和6000元的33%,和10000元的33%,和20000元的33%的差额差多少?这还只是一个月的差额,一年呢,五年呢?例如,一个员工明明月薪是20000元,却按5000元的缴费基数缴纳社保,单位一个月自己少可以节省5000元左右,一年就可以节省60000元。

4、并非所有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的情况都违法
(1)低收入者的合法缴费基数
对低收入者来说,如果员工的月收入低于当地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通常是当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60%或40%,各地标准不统一),按规定就要按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缴纳社保费用。比如员工的月薪是2000元,当地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是3000元,那么就要按3000元这一缴费基数的缴费标准计算要缴纳的社保费用。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2)高收入者的合法缴费基数
同理,对高收入者来说,如果员工的月收入高于当地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通常是当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300%),按规定就要按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缴纳社保费用。比如员工的月薪是30000元,当地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是20000元,那么就要按20000元这一缴费基数的缴费标准计算要缴纳的社保费用。
(3)普通收入者的合法缴费基数
月收入介于当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之间的普通收入者,应该按实际收入作为缴费基数缴纳社保。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按最低标准或打折标准缴纳社保,才是违法的,才属于我们要探讨的范围。

5、并非所有按最低标准给员工缴纳社保的企业都是因负担不起而为之
同样是按最低标准给员工缴纳社保,老板这样做的动机或原因不尽相同。有的企业经营利润低,经营艰难,负担不起,按最低标准交,可以理解,但如果不给员工缴纳社保,则不能原谅。办不起公司别办,要有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心;有的单位效益不错,老板利欲熏心,剥夺员工的合法权益,真的很可恨;有的是机会主义分子,看监管严格不严格而定。监管不严,看别家这样做,自己也这样做。这种油滑和中庸,老板人品也好不哪儿去。
好在明年1月1日起,各地社保费用将一律统一改由税务征收,届时监管力度大大加强,情况会有所好转。另外个税起征点也提高了,明年大部分人的个税会降低,也算一个平衡机制。另一方面,国家近年来也在想办法逐步降低社保缴费费率,减轻企业负担。综合看来,依法参保情况不断向好。

6、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危害几何?
很遗憾,有些人尤其是低收入者,对单位不给自己交社保,或按最低标准给自己交社保比较麻木,不以为然,甚至还希望如此,其实是目光短浅者所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依法按时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保,虽然现在个人每月到手的收入会多些,能缓解当下的困难,但无论从当下或近期综合利益,还是从长远角度看,最终伤害的还是你自己的根本利益。
具体讲,不缴社保,近期看,外埠户籍人员,在大城市工作不交社保,还可能会影响到你购房、购车、孩子上学,看病报销,领取失业金,享受工伤待遇,贷款等权益,不容小觑。

不缴社保远期看,老了就无法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病了,尤其是大病重病,因病致贫,治不起,不敢治,只能等死,老无所养(养老金),并无所医(医疗保险),情何以堪?
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意味着退休后,拿到的是最低标准的养老金,影响养老质量。现在的难和老来难无法相比,到时干不动了,一身病,甚至无法自理,没有养老金和医保待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如之奈何?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按时足额为你缴纳社保,是利益所致,是不合法,不道德的行为,会伤害到你的根本利益,包括短、中、长期利益。请予以足够的重视。必要时要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社保劳动监察大队、社保稽核、仲裁、法院、区政府等都是对接部门。为更快兑现群益,建议先礼后兵。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关注我,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8
目前,我国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违法的。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投诉,往往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现在这个社会的公司可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你认为你的工资很高,可以得到更高的社会保障时,公司会为你支付最低的社会保障,你查询过吗?
只需通过手机上的APP软件就可以查询社保局的个人信息,所有的缴费信息都会一五一十的显示出来,你缴纳的社保档数也可以清楚的看到。
企业缴纳社保不全额缴纳,与个人共同缴纳的比例会有所不同,企业承担社保的比例相对较大。骑牛看熊查询单位缴费与个人缴费的实际对比:
1.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19%,个人缴纳8%;
2.失业保险费:单位缴纳2%,个人缴纳1%;
3.医疗保险费: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2%;
4.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不需要个人缴纳,全部由企业缴纳。
工伤保险通常是一种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的保险。生育保险主要是职业妇女,生育子女暂时中断劳动,给予一定生命保障的保险。
失业保险是因企业或个人原因中断生活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国家每月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通常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主要是个人社保累计缴费年限,领取失业金的最高期限为24个月。
显然,企业缴纳的社保档次越高,缴纳的金额越多,个人越受欢迎!
为了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一些中小微私营企业会对员工说:现在赚更多的钱,退休后养活自己!不交社保也可以多拿点钱。
事实上,个人只需要支付较少的部分,企业是支付社会保障的大头,甚至要求写一些霸王条款承诺:由于个人原因,公司不需要支付社会保障。如果员工不愿意执行,他们就不会被录用。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支出成本,榨取员工的最大剩余价值,选择缴纳最低社保。
《社会保险法》明确提到:确认缴费基数:单位需要每月为员工申报正确的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以保证五险一金的正常缴费。
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以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或首月工资为准。这说明公司应该按照员工工资的比例缴纳相应档次的社保,这是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规定。如果农民工向劳动局投诉,准备完整的证明材料,胜诉的概率很大,公司会弥补你剩下的未付部分,这是劳动法强制执行的。
在农民工去企业之前,他们必须询问人事经理或部门经理这里的社会保障是最低金额还是社会保障。如果对方支支吾吾,不愿意回答,肯定会有问题,入职后必然会吃亏。
如果对方告诉申请人,他也是一家正规公司,你仍然可以在实习期间询问其他已经加入公司的同事。社会保障中支付的每一笔钱都是员工的个人权益。不要把应得的福利当回事!
第2个回答  2022-02-07
1、基层劳动者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障贫困及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让这些人的工资水平能否应付得了最基本的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基层劳动者,包括清洁工搬运工、修理工、推销员、服务员、钟点工、佣人等,这些人群的工资收入往往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主要是为了保障他们的权益,也最能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2、销售岗位人员
在很多企业中都设有销售或推销等岗位,从事这些职业的员工的基本工资往往就是当地的最低工资,大部分收入是由销售提成构成的,如果销售业绩不理想,那么有可能就只能拿到最低工资。因此,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对这些销售岗位人员来说也有较大影响。
3、运营不规范的小企业中的员工
有一些运营不规范的小企业,虽说给员工发的工资并不低,但是为了达到逃税、漏税或减轻企业负担的目的,员工的社保、纳税都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缴纳。对于员工来说,虽然说到手的工资多了,但实际上却吃了大亏,利益受到了损害,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对他们也有影响。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会影响员工的哪些利益?
以上说的是哪些人群会受到影响,那么具体来看,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会影响这些员工的哪些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到手工资增长缓慢
对于部分基层劳动者及销售人员来说,如果最低工资标准没有上调或上涨缓慢,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到手工资有可能也会原地不动或增长得特别慢,这也是最直接的影响。
2、五险一金及个税待遇受损
社保对于职工来说意义重大,如果公司给你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员工的实际利益会受到很大损害,比如养老金账户中的钱会少很多,退休金也要少领;公积金账户受到的影响更大,钱直接少了大半,员工贷款买房会受到限制;虽说纳税少了,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纳税标准不够,你将无法享受一些待遇,比如工作居住证就要求员工每月纳税金额至少为150元。
3、休带薪假很吃亏
正常情况下,公司都会有一些带薪假期,比如年假、病假、产假、工伤假等,如果你的基本工资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设定的话,那么你休带薪假的时候就只能拿最低工资。设想一下,在北京同样是月薪8000元,别人休产假每个月可以继续拿8000元,你休的话每个月却只能拿1720元,四个月就直接少了至少2.5万元,多吃亏啊。
此外,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放缓或是幅度下降,意味着整个经济表现不佳,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实际经营利润也会受到压缩,在这种状况下员工的待遇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不要再说最低工资标准工资与你无关了。
第3个回答  2022-02-07
这个问题跟企业单位的用工成本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们每个人的社保待遇交纳,如果通过自己的企业单位来交纳,那么实际上是企业单位和个人来共同承担社保缴费。

并且企业单位是承担绝大部分的缴费金额和缴费比例,大概是占有缴费总额的2/3左右,个人是需要承担1/3,但是个人的这1/3实际上也是从公司当中扣除,对于一个企业单位来说也相当于是用工成本,毕竟员工的工资也是由企业单位来进行承担的。所以这样一来的话,是不是这个社保缴费标准越高,那么它所承担的用工成本也就会更高。

文章图片1
对于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讲,首先它的这个员工总数是比较多的一个员工,如果增加10%的成本,那么实际上100个员工1000个员工增长的用工成本,确实是很大的一笔开支,所以说很多企业主老板为了降低自己的用工成本,往往他不惜降低社保的缴费标准,以此来获得自己利润的最大化。

当然是在以往,也就是在2019年之前,社保税改以前,可能会有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会这样做。但是在2019年以后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社保税改以后的社保并不是由社保部门来进行征收,而是由税务部门来进行征收,所以说再也不能够按照最低缴费标准来交纳社保待遇了。

文章图片2
社保税改明显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按照员工本人的实际工资为基数来建立社保的缴费基数和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基数应该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说税务部门是可以明显的查询到一个企业单位,有没有严格的按照自己,员工本人的实际工资收入来申报社保的缴纳。如果说没有达到社保税改的要求,实际上是等同于逃避税务部门监管的责任,那么对于一个企业单位来说是需要负相应的责任的,所以对于企业单位是得不偿失的。
第4个回答  2021-12-05
很多企业给员工交五险,都是按最低比例缴纳,这样公司负担的也最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