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是什么意思 谁能给个解释?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是什么意思 谁能给个解释?这句话是否可以解释念佛菩萨名号的原理呢?就是有求才应,不求不应?

意思是:一切法,都是逢因缘而生出来,不会单独而生。必须依赖境界,才能生出这种法。道虽然是无为,可是要遇到因缘,才会产生感应。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佛教异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性。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证悟成佛,他所证悟的便是这个宇宙人生的道理──缘起法。

扩展资料

佛家经典禅语

1、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2、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3、念妄心才动,即具世间诸苦。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

4、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6、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7、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8、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9、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10、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8

意思是: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因才有果的,万法虽不离因果但是它一定需要(缘)的协助才能显现。有没有道力当遇到事境的时候就能检验是否有真功夫。

出自:如本法师[当代]《佛学问答》。

《佛学问答》:捧起此书,是你与佛学之间的机缘,为佛学袪魅,让佛教通俗,解常人之惑,作渡津之筏,引领你走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纠结的佛教世界。

“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对于根器浅薄者,佛说做人的道理;对于厌世者,佛说解脱生死的方法;对于根器深厚而愿化世者,佛说自度度他。捧起此书,是你与佛学之间的机缘。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从佛学源漉与佛教宗派、佛教基本理论与教义学说、佛学经典与著作,佛教人物与思想,佛教仪轨与修持,佛教与文化这六个方面为佛学祛魅,让佛教通俗。引领读者走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纠结的佛教世界,全书既可系统阅读。纵览佛学发展。

又可按目索引,细查个中枝节。文字通俗。线索明晰,解常人之惑。作渡津之筏,是使佛教走入人闻的一都普及之作。也是查知佛学知识的案头工具之书。何为空?何为涅盘?何为即心即佛?何为识心见性?佛海广阔无边。佛法博大精深。凡人望而退却。

后入台中南普陀佛学院,于学院期间,亲近广化法师学习佛典、钻研佛经多年,毕业后,经常于宝岛南北弘化,办水月道场,做幻化佛事。

第2个回答  2016-12-26
鼓不敲不响,有鼓无槌不响,有槌无鼓不响,不是鼓有心要响,是人敲它就有应。响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响鼓之道相应就有应,不相应不能应。佛法相应,有求必应,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南无阿弥陀佛追问

也就是所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这就是缘起法

众生求佛是缘起法,佛应众生也是缘起法,佛应众生的“佛”就是所谓的性空,“应”就是缘起,对吗?

追答

求佛是求觉悟、求般若智慧,这个是有求必应。因为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共同一法身。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心清净了就能感得佛菩萨,一念相应,一念佛。

追问

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是什么意思呢?

追答

自性清净觉,是本有。不觉是迷。性结成心,心释成性。心性不二。比如大海是性,水泡是心。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02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是什么意思
谁能给个解释】
这个意思是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因才有果的,万法虽不离因果但是它一定需要(缘)的协助才能显现。有没有道力当遇到事境的时候就能检验是否有真功夫。
第4个回答  2020-04-01
怎么叫法不孤起呢?这个佛法,必须要要有人请法,才能说法,要没人请法呢?这个法就不容易说的,有人请法,就是有人要求讲某一部经,这叫请法。那么法不孤起也就是,这个法不能自己生起,仗境方生,有这个境界才能生出这个法来。
道不虚行,这个到不会空走的,遇缘则应,有缘就应,就应付这个缘,这叫道不虚行,遇缘则应。———宣化上人讲述《刚般若波罗蜜经浅译》中的译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