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如题所述

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明确目标和期望:首先,需要明确公司的绩效管理目标和期望,包括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员工成长和发展、提高组织绩效等。这些目标应该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明确传达给所有员工。

2. 设定绩效指标:绩效指标应该与公司的业务需求和岗位职责相匹配,可以从业务成果、贡献度、工作效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多个维度进行选择。指标应该具体、量化、可衡量,并与员工的职责和角色相对应。

3. 确定评估标准和方法:明确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包括定期的绩效考核、业绩评估、360度评价等方式。评估标准应该公平、客观、科学,并与绩效指标相一致。评估方法应该清晰、简洁,并能够提供准确的评估结果。

4. 提供反馈和辅导:在绩效评估后,及时向员工提供绩效反馈,包括绩效评估结果、优点和改进的方向等。同时,提供必要的辅导和培训,帮助员工提高绩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赢。

5. 设计激励措施:根据绩效评估结果,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包括薪酬奖励、晋升机会、职业发展等。激励措施应该与绩效水平相匹配,并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

6. 进行监测和调整:绩效管理体系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其实施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并与公司的业务目标相一致。

7. 提供支持和资源:为了有效实施绩效管理体系,公司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包括培训、工具、技术支持等,以帮助员工顺利参与绩效管理活动,并取得良好的绩效表现。

8. 建立沟通机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包括与员工的定期沟通和反馈,以帮助员工理解绩效管理体系的目标、流程和期望,并解答员工可能有的疑问和顾虑。有效的沟通可以增加员工对绩效管理的参与度和理解度,从而提高绩效管理的效果。
9. 培养领导者的绩效管理能力:领导者在绩效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绩效管理能力,包括设定目标、提供有效反馈、辅导和激励员工等。因此,公司应该为领导者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以提高其在绩效管理中的能力。

10. 高度关注员工发展:绩效管理不仅关注员工的当前表现,也应该关注员工的长期发展。公司应该与员工一同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从而实现绩效和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11. 公平和公正: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建立在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确保评估和激励决策公平、公正、透明,并避免人为偏见和歧视。员工应该有机会参与和了解绩效管理体系,有权利提出申诉和意见。

12. 持续改进: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公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不断提高绩效管理的效果和员工满意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4

  很多企业都实行了绩效考核,但基本上都是走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据权威机构调查,70%以上的员工对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因此绩效管理也成了企业管理的“致命伤”。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在任何公司都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那么企业应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呢?赵云阳老师认为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八个方面:

   一、明确绩效管理目的

  有些企业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全体员工为了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共同参与制订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面谈、绩效改进的持续循环的过程,而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其中的一个环节。企业实行绩效管理,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实施绩效管理前必须做出回答,否则绩效管理过程就会出现偏差。重处罚,轻奖励,是很多企业老板的思维,一些企业的绩效考核除了扣钱还是扣钱,导致偏离了绩效管理的本质。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我认为绩效管理的目的是“让员工的收入与付出成正比,达成企业战略目标”,让员工广泛参与,成为绩效考核的主体,绩效管理才有可能推行成功。

   二、岗位说明书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运行的主体,是企业运行的载体和基础。企业确定组织结构后,需要设置相应的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胜任条件、相应的制度流程等,岗位说明书是将各岗位、流程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载体,因此,岗位说明书是人力资源工作最基础的工作。一份完整的岗位说明书是招聘、录用员工、员工绩效考核、企业制订薪酬福利政策、员工培训开发、员工晋升与发展的依据。因此,岗位说明书是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及企业整个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必须完善岗位说明书的内容,否则考核无从谈起。

   三、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岗位在本次绩效周期内的工作要项;工作结果的预期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各岗位在完成工作时拥有的权力和可调配的资源;组织能够为员工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以及沟通方式等。绩效计划必须层层分解到部门负责人、每位员工,必须上下达到一致认同。

   四、绩效辅导

  绩效辅导是绩效管理中占用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却也是在绩效管理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绩效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员工达到绩效目标,增加收入。员工能否达到绩效目标,绩效辅导质量的好坏尤为重要。作为领导者,对下属进行绩效辅导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绩效辅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员工平时的绩效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对员工提出合理的要求给予帮助。只有上下一心,方可保证达成绩效目标。

   五、绩效考核

  绩效考评指考评者依据双方接受的考核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评者的`过程。考评者要公开、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地对被考评者进行考核,千万不要歪曲事实,打击报复,否则就会“吃不了兜着走”。设计的考核表单越简单越好,最好是一日一小结,一个月一张表就行了,千万不要追求形式的丰富,使绩效评价占用日常工作太多时间。大道至简,简单才能高效,这是任何管理的基本原则。

   六、绩效面谈

  绩效面谈指绩效评价结束后,被考核者直接主管和被考评者通过沟通,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确认,找出优势及不足,并制定相应改进方案的过程。绩效面谈要“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即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对现有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要对未来绩效设定目标,实现绩效改善。

   七、绩效结果运用

  绩效结果可作为培训需求、岗位调整、职务调整、新员工转正、发放年终奖的依据。而很多企业只起到了发放工资的作用,然后就锁到柜子里去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通过绩效结果应用可起到激励的作用,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激励。

   八、流程与制度

  我认为,制度与流程是企业任何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制度是一种准则,也是一种法令,流程即做事的先后秩序,。只有制度与流程规范,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管理体系的落地。离开制度与流程,最终结果是随意而为,管理混乱。

  绩效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要注重过程管理,更要注重结构,需要强调绩效沟通,让员工成为绩效考核的主体,方可真正让绩效考核深入人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