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如:餐馆写成歺馆,你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生活中有很多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如:餐馆写成歺馆,你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不规范汉字举例

1、已简化的繁体字
汉 汉 面 面 高 髙 银 银
√ × √ × √ × √ ×

2、已淘汰的异体字
并 并 韭 韮 铺 铺 珍 珎
√ × √ × √ × √ ×

3、已废止的旧字形字
刊 丰 角 争 争
√ × √ × √ × √ ×

4、已停止使用的“二简”字
迎 街 算 赛
√ × √ × √ × √ ×

5、错字
琴 系 临 号
√ × √ × √ × √ ×

6、别字
度 假 渡 假 仓 库 仑 库
√ √ × √ √ √ × √

7、自造字
楼 家 具 家 俬 食
√ × √ √ √ × √ ×

哪些字属于不规范汉字呢?结合语言文字工作实践,太原市语委办的工作人员总结出不规范汉字的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别字 将字“甲”写成字“乙”,这是最大量的错别字。因为读音相同相近,如“账本”误为“帐本”,“粗犷”误为“粗旷”;又因为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装潢”误为“装璜”;还因为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再就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还有,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其实,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叠”、“覆”二字已经恢复使用。

二是错字 书写中笔画多或少,如“污染”的“染”经常有人在“九”中加上一点,“茂盛”的“茂”下面多加一点。

三是不规范的简化字如写二简字(第二次简化字简称“二简字”,1986年国务院批准废止第二次简化字方案),将“玻璃”的“璃”字右边写成“力”,将“酒水”中的“酒”右边写成“九”,将“算术”的“算”写成“ ”,将“太原”的“原”写成“元”。

四是滥用繁体字已经简化了的字仍然写成繁体字,这是用字不规范的表现,应该属于错别字的范畴。如常用的繁体字“观点”、“表现”、“论坛”。

五是滥用谐音如今许多广告词中的滥用谐音最多。如卖沙发的写成“坐想(享)其成”,卖饮料的写成“饮(引)以为荣”,卖蚊香的写成“默默无蚊(闻)”,卖衣服的写成“换(焕)然一新”等,这种谐音的滥用误导了学生对正确汉字的认识和使用。《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使用成语、词语不得滥用谐音字。”虽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对此条没有特别的规定,但建议学生在作文中尽量不要使用成语谐音。

六是书写不规范汉字书写笔画要规范,不规范的书写会造成对字的理解有偏差。如“本”指草木的根或茎干,泛指事物的根本或者根源,与“末”相反,有的人写成“大十”上下结构,就失去了字本来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06
太多了,这都跟七十年末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有关系。
你说的那个“餐”字的别字,就是二次方案中“餐”的简化字。这样的字从1986年就不让用了,不过那五六年的课本里印的全是二次方案中的简化字,那时上小学的人就受到了不良的影响,本来1964年第一次简化就造成了文化传承上的断裂,一方案中的简化字还没学好,又简化了一次,致使社会上用字混乱,所以1986年就叫停了,仍然用一方案中简化的字。
二方案中有好多这样看起来非常别扭的字,我这里打不出来,只能打原字,如“器”(变成“口”中间有一竖)、濮(变成三点水、单立人、犬),还有,最好能找到二方案,里面太多了。
其实我也不赞成一方案中的字,最好不简化,我看过台湾同胞写给我同学的信,人家虽然没简化,但是手写体中有好多是简化的,这样最好,不会让我们读古文或者跟港澳台的人交流有什么障碍,现在文字上其实是有障碍的,而这种障碍是人为的。最好是印刷体还是老繁体,但是手写体可以用简化的,本来简化的字就是古人在手写的时候创造的嘛。
总之,简化字给我们认识古文字制造了很多麻烦,而现在生活中是有很多繁体字的,如书法作品,还有印章上的篆字,如果不简化,我们会很方便地认识那些篆字的。
第2个回答  2010-07-05
大街——大亍;橘子——桔子;杧果——芒果;糨糊——浆糊;鸡蛋——鸡旦;迎接——[币+辶]接……太多了,很多打不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