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逆反期,家长如何应对

如题所述

  1、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
  有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认为孩子理所应当听父母的话。他们习惯于对孩子居高临下,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要求孩子对自己唯命是从,孩子稍有些不顺从,稍有些异议,便采取高压政策把孩子的嘴堵上。但是这些做家长的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他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简单地服从和遵守父母的命令,当他认为自己对的时候,他会坚持己见,当他认为自己没有受到父母的认可和公平待遇的时候他会开始出现逆反心态。因此,要想减少孩子逆反行为的发生,父母必须改变原有的做法,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沟通交流。
  2、冷静处理孩子的逆反行为
  香香是个特别淘气的孩子,每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又哭又闹。妈妈脾气不是很好,每当香香哭闹的时候,妈妈就十分心烦,很想打香香一顿。但是,妈妈总能在关键时刻克制住自己。既然不会打香香,妈妈就扔下香香一个人哭闹。过一会儿,等香香一个人哭闹得没意思了,妈妈的气也消了。妈妈就会回过头来跟香香讲道理。上小学的孩子一般不太懂得控制自己,当他对大人的管教不服气时,他可能会情绪比较激动,可能会冲大人发脾气,可能会有过激的言语和行动,这时父母千万不要跟着孩子一起急,要想办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绪,可以先把事情暂时放一放,让孩子看一会儿动画片,出去与小朋友玩一会儿,或者呆在房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孩子的气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到孩子心平气和之后再来和他说道理。冷静的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是过激行为,冷处理是最好的办法。
  3、批评孩子要把握好分寸
  要想减少孩子的对立情绪,家长不能滥用批评,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批评孩子时要分清场合,尤其不要当众当着孩子同学和朋友的面批评孩子;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要贬低孩子的人格;批评孩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情绪,要选择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不要在孩子心情烦躁的时候对他说三道四。最后有一点很重要,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对孩子要多些表扬少些责怪,要经常想想孩子的长处,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找寻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平时受到的表扬和鼓励多了,犯了错误也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批评。
  4、要多理解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听听孩子的意见
  所谓理解万岁,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渴望父母不仅能照料自己的日常上的生活起居,而且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的逆反就是由于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而造成的。一个好的倾听者往往比一个雄辩的批评家更能有效地解决孩子的逆反问题。在充分了解了孩子所思所想之后,父母可以对孩子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判断进行修正,可以明确地指出他的哪些想法和判断是不对的,是父母不能同意和接受的,但在否定孩子的同时,父母也有必要表达出对他的充分理解,孩子如果感觉父母的态度是和蔼可亲,是能够理解自己的,是能够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他自然也会乐于接受父母的意见,而不会再与父母对着干。
  5、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有些家长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夫妻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在家里经常口角不断,遇到事情不懂得协商解决,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无休止地大吵大闹。在孩子眼里平时对大人的这些做法看多了,他就自然会受到影响,自然就会跟着大人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逆反的习惯。因此,为了使孩子更服管教,做家长的必须首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是否给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是否给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否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有没有做到。无论何时,都要给孩子做出榜样。
  6、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隔代亲”,这话真的不假。我们所教育过的的孩子中,凡是在班级里能闹腾的,没有良好习惯的,大部分是由老人带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大多是任性、自私,或者是没有好的习惯,故而由老人带孩子,实在不可取。另外,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心理要么自卑,要么虚荣,并且逆反心理特别重。所以,奉劝那些为人父母的,不要轻易离婚,为了自己的孩子,三思而后行。那些借口没有时间把孩子留在身边的父母,也要百忙中抽出时间陪孩子,否则的话,孩子将会是一生的痛。等到那时,后悔都来不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5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事物渐渐有了自己思想、词汇也日渐丰富,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对父母的指挥及各方面的安排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不完全按照家长的意志行事,有时还会有相反的相反和举止出现,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暂时出现这种现象。
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
1、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意志、兴趣而独断独行
如孩子正玩得高兴时,家长要求他立即停下来,去洗澡去睡觉;孩子不愿意学画画,而家长非逼着他坐着画……如不按家长的意见行事就给予训斥或惩罚。
2、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有好奇心,未知欲非常旺盛,如对于新买的玩具,其常会拆拆弄弄,敲敲打打,最终玩具被拆坏,或由于拆弄玩具而致小手损伤,此时,家长如果不是正面诱导而采取阻止反对或没收玩具的做法,则会使孩子心中耿耿不满,则会千方百计地想法拆开这个玩具。
3、家长不尊重孩子,管教过“严”
孩子有自尊心,对于他们的正确想法和行为家长应予尊重、支持,如果孩子不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就要受惩罚,日久必会产生反抗,甚至对立情绪。
对于此类孩子,家长平时要多关心、了解、信任及尊重,鼓励他的正确言行,对于不正确的或无理取闹的言行,在孩子吵闹时可采取不理睬的方法表示反对,至孩子心平气和时再向他讲明道理。对于某些孩子想做而无法完成的事,家长可让他试一下,让其从实践中证明家长的意见是正确的。对于孩子喜拆玩具的好奇心、求知欲,家长可采取与孩子一起拆开玩具共同研究的方法,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保存了玩具。总之,对于小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采取耐心疏导的方法,而不应简单、粗暴地干涉或不根据孩子意志独断独行。
有些孩子玩游戏时,常乱扔、乱拆、乱放游戏材料,家长不得不花费很大功夫为其整理、修复。对于孩子这种不爱护游戏材料的现象,要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2、厌倦。有些玩具玩法单调,玩不了一会儿孩子就没有了兴趣。
3、不懂玩法。无意破坏。
4、发泄情绪。有些孩子由于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心有怨气无处发泄,游戏材料便成为他们攻击的直接目标。
针对上述原因,家长应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认知教育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方面的教育。如不给孩子买很多玩具,要让孩子懂得手中的玩具是大人辛勤劳动挣钱才买来的。
2、劳动教育
让孩子游戏后自己收拾、打扫场地,保持玩具、用具和活动室的整洁。家长还可经常带着孩子一起修理玩具。
3、玩法指导
家长应指导孩子玩具的正确玩法,或与孩子共同探讨,一同游戏。
4、收藏旧玩具
5、鼓励探索
对孩子的探究心理,应加以鼓励,家长可多购置一些启迪思维、发展技能且不易坏损的玩具。
6、疏导情绪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21
我们要相信“事出必有因”,孩子的叛逆,通常是对于大人的指导不满意、有压力,或是对于现状无法适应等等,建议先静下心来观察孩子、跟孩子聊聊,了解孩子最近遇到的不烦心事件,跟着孩子抱怨,然后引导孩子,一起想想如何面对困难!这样的讨论不见得立刻解决问题,但是却让孩子感受到大人对他的支持与理解,孩子将会比较顺应大人的建议,逆反的表现也会减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