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要采取哪些措施

如题所述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有关措施

(1)要尽量减少水泥水化热,推迟放热高峰出现的时间。

①采用60d龄期的砼强度作为设计强度(此点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以降低水泥用量;

②掺粉煤灰可替代部分水泥,既可降低水泥用量,且由于粉煤灰的水化反应较慢,可推迟放热高峰的出现时间;

③掺外加剂也可达到减少水泥、水的用量,推迟放热高峰的出现时间;

④夏季施工时采用冰水拌和、砂石料场遮阳、砼输送管道全程覆盖洒冷水等措施可降低砼的出机和入模温度。

以上这些措施可减少砼硬化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值。

(2)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使砼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差应力小于砼本身的抗拉强度,从而可避免砼产生贯穿性的有害裂缝。

(3)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砼,分层振捣密实以使砼的水化热能尽快散失。还可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增加砼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两层砼在初凝前结合良好。

(4)做好测温工作,随时控制砼内的温度变化,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度差值均不应超过25℃。

扩展资料:

(1)大体积砼在硬化期间,水泥水化后释放大量的热量,使砼中心区域温度升高,而砼表面和边界由于受气温影响温度较低,从而在断面上形成较大的温差,使砼的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称为内部约束应力)。

(2)当砼的水化热发展到3~7d达到温度最高点,由于散热逐渐产生降温产生收缩,且由于水分的散失,使收缩加剧,这种收缩在受到基岩等约束后产生拉应力(称为外部约束应力)。

(3)控制大体积收缩裂缝常用的有效方法有:在砼中掺加缓凝型外加剂;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控制砼浇筑时的入模温度;及时的蓄水保温养护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体积混凝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由于是大体积砼浇筑,为了防止温度裂缝及收缩裂缝出现,具体措施如下:
  ①优先选用低热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②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加适量减水剂,减少混凝土的拌和水用量,可明显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
  ③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加适量的粉煤灰,不仅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
  ④控制石子、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3%;
  ⑤控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每层不超过300mm,分层振捣密实,以使混凝土的水化热尽快散失;
  ⑥控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对倾落高度超过2m的部位,使用串筒; ⑦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因间停时间过长出现冷缝。
  ⑧作好混凝土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25℃。
  ⑨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至少14天,当混凝土的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70%,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25℃,才可拆去酚醛树脂覆膜多层模板及保温层,以防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⑩在混凝土浇筑前,清除钢筋浮锈,防止锈眼中造成保护层裂缝;浇筑后的混凝土要及时清除泌水。
  ⑪面层混凝土在终凝前抹压三遍,以防止出现表面收缩裂缝,如表面出现泌水现象,应引流排除。再用平板振动器振实。

  在砼浇筑过程中,为了使上下层不产生冷缝,上层砼振捣应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且振捣棒下插50毫米。振捣棒要采取快插慢拔的原则,防止先将上层砼振实而下层砼气泡无法排出,且振捣棒略为上下抽动,使之振捣密实,但振捣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控制表面出浮浆且不再下沉为止。

  施工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指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或预计 会因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二、配制大体积混凝土用材料宜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应优先选用质量稳定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C3A含量较低、 C2S含量相对较高的水泥。
  2、细骨料宜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
  3、釆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4、应选用缓凝型的高效减水剂。
  三、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 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原则。
  2、混凝土拌和物在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
  3、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0kg/m。
  4、粉煤灰掺量应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 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50%,两种掺和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 50%。
  5、水胶比不宜大于0.55。 8.2.4当设计有要求时,可在混凝土中填放片石(包括经破碎的大漂石)。填放片石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埋放厚度不小于15cm的石块,埋放石块的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 体积的20%。
  (2)应选用无裂纹、无水锈、无铁锈、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抗冻性能符 合设计要求的石块,并应清洗干净。
  (3)石块的抗压强度不低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1.5倍。
  (4)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5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 于250mm,石块不得接触钢筋和预埋件。
  (5)受拉区混凝土或当气温低于0°C时,不得埋放石块。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大体积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系统除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进行保温构造设计。
  2、模板和支架系统在安装或拆除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参照附录D进行。
  4、施工阶段温控指标和技术措施的确定。
  5、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计划。
  6、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
  7、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
  8、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施工进度计划。
  9、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其中保温覆盖层的厚度可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参照附录E的方法计算。
  10、主要应急保障措施。
  11、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测温作业管理制度。
  12、特殊部位和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进行试算,预测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芯部与表层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 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对首个浇筑体应进行工艺试验,对初期施工的结 构体进行重点温度监测。温度监测系统宜具备自动釆集、自动记录功能。
  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振捣后50mm〜100mm深处的温度)不宜高于 28℃。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大于45℃。
  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釆用分层连续浇筑施工(图a)或推移式 连续浇筑施工(图b)。应依据设计尺寸进行均匀分段、分层浇筑。当横截面 面积在200m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2段;当横截面面积在300m以内时, 分段不宜大于3段,且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m。每段混凝土厚度应为1.5m〜 2.0m。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方向。当釆用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互相错开。
  3、当釆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当釆用非 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釆取分层间歇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设置除应 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应能力、钢筋工程的施工、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
  5、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釆取措施防止受力钢筋、定位筋、预 埋件等移位和变形。
  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101608.htm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5-14
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说一下吧:
1、大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一定要加固,否则出现爆模后果很严重;
2、一定要分层浇筑,不可以一次性浇筑太厚;
3、为了防止先浇筑的混凝土凝固,最好使用多台泵车同时浇筑;
4、浇筑前一定要埋设降温管,不然混凝土凝固后会开裂;
5、浇筑完成后做好保温措施,不然混凝土会由于内外温差过大开裂(我们工地是盖棉被);
6、养护期间一定不要节约水,每天定时在混凝土表面洒水,降温管的循环水也不能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