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变化特点的成因

如题所述

我国灾害主要类型及成因条件表
种类成 因 条 件
类型分类地质灾害
(1)地震
地壳岩层能量突然释放而导致周围物质强烈运动产生地震,受区域地壳结构和活动断裂构造控制,其分布和活动呈区域性和周期性特点.
内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在地面以下数公里至数百公里.
(2)崩滑流
受区域性和地带性双重因素控制,人为因素显著.特别是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矿山开采影响更大。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表浅层岩土体.
(3)水土流失
大气降水与地表土壤相互作用,形成于土壤侵蚀和搬运沉积过程,多发于山地和丘陵地带,现阶段受人为影响严重.滥垦滥牧及不合理工矿建设使水土流失加重.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在黄土高原、长江上游、南方丘陵区最为严重.
(4)沙漠化
受区域性气候的影响,是沙漠边缘植被破坏、风起扬沙的结果,新增沙漠面积中的80%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而致.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主要分布于三北沙漠沿线.
(5)盐碱化
受气候、地形、地下水位的影响,主要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矿化度高,蒸发量大,盐分在地表聚积而致.现在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起的次生盐碱化现象大量存在.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表.引黄灌区次生盐碱化严重.
(6)塌 陷
受区域构造控制,在人为因素直接和间接作用下,造成地面塌陷.其中以人为诱发塌陷为主.
类型:外生型为主的隐伏性灾害,分布于地下.
(7)地面沉降
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而引起.
类型:外生型,隐伏性灾害,分布于地下.
(8)地裂缝
受区域地壳构造控制,与岩石的胀缩性密切相关,人为因素起着附加作用.它是现代地表破碎的一种形式,大多数发生在第四纪沉积层中.
类型:内生型与外生型兼备的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下一定深度.
(9)坑道突水
受区域性地质条件控制,在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发生.当开采矿山和地下掘进时,改变了地下压力平衡,沿孔隙、层面、裂隙、断层等大量突水突泥.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下一定深度处.
(10)河港淤积
河流将上游侵蚀泥沙携至下游而沉积于河道与河口,造成河道与港口沉积.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表.
(11)软土变形
广泛发育于河口三角洲和滨海平原,具有透水性差、强度低、压缩性能高、易变形的特点.
类型:外生型,隐伏性灾害,分布于地表浅层.
(12)火 山
地球内部的岩浆沿一定通道上升,穿过地壳喷溢到地表,可分为活火山、死活山和休眠火山.类型:内生型,隐伏性灾害.
(13)瓦 斯
植物在成煤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在煤炭生产中易爆炸的灾害性气体.
类型:内生型,隐伏性灾害
(14)冻 融
地表岩石和土层因温度变化而发生冻融交替的过程,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可对当地各种设施造成破坏.
类型:内生型,显露性灾害.
(15)地方病
在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表层中部分元素呈现异常,致使当地居民对某些元素摄入过量或不足,形成一种地方性病害.
类型:内生型,显露性灾害.
气象灾害
(16)干 旱
是气候、地理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大气活动中心和强度出现异常环流,季风反常,降水量持续偏少.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表.
(17)洪 涝
冷暖空气交汇的锋面在一个地区长期徘徊和停滞,从而造成降雨过于集中.分暴雨危害和连阴雨危害两种.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表.
(18)干热风
春末夏初,长江以北地区由于处在大陆性气团控制之下,太阳辐照强烈,雨量稀少,高温干燥,不利于小麦灌浆.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表.
(19)霜 冻
受地形、地势、土壤等条件影响,主要受北方冷空气的侵入和夜间地表或植物表面辐射散热冷却而形成.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表.
(20)台 风
有深厚的高温、高湿、对流强烈的空气组成.受地球的自转偏向力作用,一般多发生于10~15℃.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表.
(21)雹 灾
一种固态降水,出现时间短,强度大,来势猛,受灾损失惨重.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
(22)尘 暴
降水量较少的冬春季,由于植被稀少,在西北地区风起扬尘,并由风将粉尘携至华北、华中一带,粉尘增多,天空弥朦.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
(23)寒 潮
由于剧烈的降温、大风、霜冻造成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表.
(24)湿 害
多发生于地势低洼处,由于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而导致土壤水含量高,使作物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而发育不良.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表.
(25)白 灾
在草原地带,由于大雪而造成牧草被厚雪覆盖,致使牲畜缺少食物饿死,形成畜牧生产损失.
类型:外生型,显露性灾害,分布于地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30
各种灾害均会造成社会财产损失 ,并且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对灾害进行合理的分类并探讨其成因、特点则是防灾减灾的基础。主要自然灾害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六大类 4 4种 ,对其成因及类型分布进行了探讨 ,同时还对我国灾害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以期能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依据。追问

成因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