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写错的字就是错别字 而古人却是通假字

有点郁闷…

通假字亦称假借字,是古人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字,能够代表很多意义。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书上还是旧字。在后来的人看来,那旧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版”那个时候使用“板”。“板”可以表示木板,也可以表示印版。后来为了减轻“板”的负担,专门造了一个“版”字表示印版,于是“板”成了“版”的通假字,“版”便是本字。
通假字只是一种在语言文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非全是名人所为,通假字见诸于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典籍,而典籍大多是名人写的,难免给人以误解。但错别字就不一样了,它是在一个专门表达某种意思的字存在的情况下,人们误用其他表示另一种意思的字来代替这个字的功能,这个错别字明显不能表达所代字的意思,所以它是错的。
名人(如鲁迅)也有写错字的时候,他们用错的字是不能称为通假字的,只是一些人也许出于对名人的尊重刻意地把名人的错别字称为通假字,这是不对的。
实际上,所谓语言文字,其实是一种由少数人创造,多数人习得的东西,像古人写的一些错别字,如果后人一直跟着错下去,就会赋予它原本没有的意义,不正常的东西一旦经历的时间久了就会被视为正常,这叫约定俗成。如“射”本是“矮”的意思,“矮”本是“射”的意思,一开始人们就用错了,但现在人们习以为常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1
最初通假字的成因是因为在毛笔没发明前,写个字很累的(要在硬的东西上刻字),于是就找方便写的字代替,然后就成了约定俗成的通假字。还有一部分确实是古人写错了,但没有人替他们检查错别字,就这么错下来了。但现在你写字有老师检查你是否有错别字,你只能认了……
第2个回答  2013-11-11
您好古人的通假字 在那时不是通假字的 算是他们正确的写法到了现代我们为了加以区分才改了,但古书没有改,所以叫通假字谢谢,希望采纳 别郁闷了
第3个回答  2013-11-11
文化水平低,字少,我们信息爆炸,没办法,而且是我们学他,不是他学我们啊
第4个回答  2013-11-11
因为我们不是古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