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道岔故障改降级模式行车,什么是降级模式?

如题所述

降级模式是统称,它是指在本级行车控制模式下不能工作时,自动或手动转换到下一级行车控制模式下,并维持运营的方式,一般来说,降级模式是比上一级模式功能降低,级别降低的一种方式。有ACT系统降级,ATO/ATP系统降级以及最不希望出现的电话闭塞法。因为现在的地铁网络十分发达,同时也就意味着十分“脆弱”,任何一个设备的故障都有可能影响整个系统。比如地铁网络是有一个统一的总调度中心监控的,如果控制中心出故障了,就可降级为车站自动控制。为什么降级后效率低了呢?举例来说,如果是信号统一控制,那么在A到B段可以分为A1、A2、A3等等很多个闭塞区间,列车行车保证两辆车最短距离不能进入同一区间就可以,这也是信号系统的极限,就好比当初北京1号线和2号线的提速正是升级了信号系统,促使行车间隔缩小,保证了早高峰不至于“崩溃”。回归正题,如果出现故障降级后,例如改为人工闭塞法(也就是电话闭塞法),那么就变为了由区间两端站车站值班员利用站间行车电话以发出电话记录号码的方式办理闭塞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摒弃了自动化,而采用行车电话操作。这时需要调度员人工确认某区间列车开走了,才能放前一个区间的车进来。这种高延迟性的做法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也就不可能再分出A1、A2之类的区间,只有确认了B区间一切OK,才能放行A区间的车。实际体验上就是每列车在站台停留时间很长,但是关门后就可以正常行驶到下一站,然后又要等……另外需要注意一点,降级模式并不是所谓“宁可停止运营也要保证安全”,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持运营”,这两点还是有区别的,望注意。
希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7
  道岔故障的情况下,对轨道交通的运营施加额外的限制,例如限速运行、借道运行、临时停车等,就是降级模式。
  一般来说,降级模式是比上一级模式功能降低,级别降低的一种方式。有ACT系统降级,ATO/ATP系统降级以及电话闭塞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