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听障人群在带了助听器后要做哪些康复训练帮助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题所述

因为不同的人戴上助听器会有不同的反应,您必须在您的生活中用此计划来恢复您的听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您一定会运用自如。根据这康复计划,您需要四星期的轻松锻炼来适应您周围的环境。注意:除非您的助听器是自动增益的,否则您得在不同的环境下调节您的助听器。有时候您希望音量大些,有时候您希望音量小些。
第一个星期首先您需要呆在家里,每天戴上一或二个小时来重新熟悉和分辨各种声音,比如:在厨房作饭、使用吸尘器做家务、与家人交谈或看报纸。即使有些声音您可能没有料到,请坚持,不要灰心。
第二个星期您可以戴上您的助听器在树林或附近的公园里散步,在这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里,您可能会发现一些令您振奋的声音或者您会比以前听得更清楚。
第三个星期现在您可以准备走入公共场所了,调节您的助听器的音量直到您感到舒服为止(电脑可编程助听器会自动调节),您可以和您的一些朋友交谈或和一些陌生人谈话……但时间不要太长。
第四个星期现在您可以准备旅行了:到另外一个城市,逛商店、去饭店、参加音乐会或看录象。做您想做的事,并再次体验这世界上的所有声音,您会发现很多乐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2
您好,戴上助听器后多用耳朵去听各种声音,训练听觉功能,帮助早日习惯佩戴。与人交流时,眼睛不要去看对方的唇,避免读唇,这个习惯不好。家人与初次佩戴助听器的人交流时建议说话语速放慢一些,这样能锻炼他/她言语识别率。读报纸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康复训练方法,有条件可以每天给其读40分钟左右的报纸,吐字清晰,语速慢一些。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第2个回答  2019-02-12
带了助听器后有个听力康复计划 建议按康复计划使用就好
第3个回答  2019-02-12
戴上助听器后多用耳朵去听各种声音,训练听觉功能,帮助早日习惯佩戴。与人交流时,眼睛不要去看对方的唇,避免读唇,这个习惯不好
第4个回答  2019-02-14
你好,你的问题是听障人群在带了助听器后要做哪些康复训练来帮助取得更好的效果?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尽早地利用残余听力,坚持长期不懈的康复训练,是实现聋儿聋而不哑的根本措施,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听觉训练

其目的是尽早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培养他们注意聆听的习惯,让聋儿感知声音的存在、声音的有无、声音的大小、声音的高低,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对日常各种声音的辨别和理解能力。

2,发音训练

人类的语言生理基础是由声带振动发声并由呼吸器官、咽腔、口腔、鼻腔等器官协调活动所产生。耳聋使聋儿缺少听觉的反馈,不能及时校正自己的发音,发音时存在许多缺陷,比如:发音不准,发音音量小,缺少声调变化,有时发假音,冒高调,有时又发低音等等。面对这些问题,要使聋儿清楚流利地说出每一个字音,就要训练他们掌握各种发音的技能,并利用听觉、视觉、触觉其他感官的代偿作用,有计划有目的持之以恒地训练。这包括:呼吸训练、舌部训练、口部运动训练、嗓音训练、鼻音训练。

3,语言训练

一是理解性语言能力的培养,二是表达性语言能力的培养。发展语言能力的第一步是理解语言,理解是表达的基础。在语言训练中应当使聋儿在获得大量的语言刺激的同时,与语言的意义结合起来,发展聋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引导启发聋儿把口型、语音、实物和词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明白每个词都是有所指的。只要聋儿理解了语言的意义,他就会逐步懂得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相应的词为代表。在理解了语言的条件下让聋儿先学一些短句后,再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教他们说完整的话,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学会表达的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以及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复合句。要注意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增多聋儿的语言实践,时时鼓励聋儿用他所理解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表达和交往。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