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工作原理

如题所述

DR的工作原理
  与CR的渐进型数字化不同,DR(Digital radiography)也叫数字摄影,早期的DR是采用增感屏加光学镜头耦合的CCD(数字化耦合器)来获取数字化X线图像,有一点类似影像增强器加CCD的工作方法(见图一),这种技术被认为是第一代的DR技术。
  现在普遍应用的DR主要是采用平板探测口(FPD)对X线产生的图像信号进行扫描和直接读出,成像原理是先将X线信号转变为可见光通过光电2极管组成的藻膜层(TFT)进行聚集,由专门的读出电路直接读出送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工作原理见图二。目前平板探测口分为以非晶硅(a:Si+CsI)为代表的间接转换数字摄影(IDDR)和以非晶硒(a:Se)为代表的直接转换数字摄影(DDR)两种类型。非晶硅(a:Si+CsI)间接转换数字摄影平板的工作原理见图三。
  DR的组成一般包括高压发生口、X线球管及支架、平板探测口、系统控制口等构成.与常规X线相比信号相比,优点除了具有CR的优点外,DR系统是用平板探测的X线接收装置,替代了传统的增感屏及胶片、实现了X线信号的数字化,信号的动态范围,空间的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高,曝光剂进一步减少,不当之处是价格比较昂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DR系统,即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是由电子暗盒、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等组成,是直接将X线光子通过电子暗盒转换为数字化图像,是一种广义上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而狭义上的直接数字化摄影即DDR(DirectDigit Radiography),通常指采用平板探测器的影像直接转换技术的数字放射摄影,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按照探测器类型主要分为非晶硅平板DR(主流)、非晶硒平板DR和CCD DR(主流);按照机架结构分为悬吊DR和立柱(UC臂)DR;
都是将X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影像信息,其曝光宽容度相对于普通的增感屏-胶片系统体现出某些优势:CR和DR由于采用数字技术,动态范围广,都有很宽的曝光宽容度,因而允许照相中的技术误差,即使在一些曝光条件难以掌握的部位,也能获得很好的图像;CR和DR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如各种图像滤波,窗宽窗位调节、放大漫游、图像拼接以及距离、面积、密度测量等丰富的功能,为影像诊断中的细节观察、前后对比、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优劣势对比
优势 劣势
平板DR(非晶硅) 1、转换效率高;
2、动态范围广;
3、空间分辨率高;
4、环境适应性强;
5、同等图像效果时,辐射剂量小 高档次进口平板探测器采购成本及维护成本较高
平板DR(非晶硒) 1、转换效率高;
2、动态范围广;
3、空间分辨率;
4、锐利度好 1、硒层对温度敏感,使用条件受限,环境适应性差 ,坏板率高,使用后期易出现伪影;
2、成像速度慢,成像质量不稳定
CCD DR 1、技术成熟,图像质量对常规临床诊断绰绰有余,采购及维修成本低,采用精密部件结合结构,各种功能单元均可单独拆卸维修,可大幅降低维修费用;
2、投入低、资金回报率快,性价比高 1、肥胖患者及较厚部位拍摄效果不如平板
悬吊DR 1、智能化程度高,平板球管活动灵活,外观大气;
2、可实现全方位拍摄,实现高级临床应用 1、组件配置复杂,需安装槽钢天轨,安装坏境要求高;
2、悬吊臂电机、行程开关故障率较高,后期维护成本高
立柱DR 1、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立卧位切换有电动助力,空间要求小,易安装,机械故障少;
2、性价比高,实用性、稳定性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