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

如题所述

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如下:

物质存在三种基本物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的过程有:熔化:固态→液态(吸热)铁变成铁水,凝固:液态→固态 (放热)水结成冰;钢水浇铸成车轮,汽化:液态→汽态(吸热)洒在地上的水不久干了;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

液化:汽态→液态(放热)早晨,草木上的小水滴;早晨的浓雾,升华:固态→汽态(吸热)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凝华:汽态→固态(放热)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注意: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过程是固态水(冰棍)先升华为水蒸气(气态水看不见)。

再液化为小水滴(能看到的“水蒸汽”是液态的),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了。水蒸气(气态水)烫伤要比液体水烫伤更厉害,因为从气态到液态要放热的。

声现象基础知识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5、听到声音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道: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6、双耳效应: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和强弱不同。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辨别声音的方向,产生立体感。

7、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频率:1秒内振动的次数,反映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就越大。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也低。人的听觉是20Hz-20000Hz。

8、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振幅是物体振动的幅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分散,响度就越小。

9、音色指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10、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但是,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反之,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11、四大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理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12、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0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1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B超,也可以传递能量,例如:清洗钟表,除去结石。蝙蝠利用回声来确定目标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声呐。

14、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或者离障碍物距离为17m)才能产生回声。回声测距离:2s=v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