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不同点

如题所述

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不同点如下:

一、定义和性质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它们在定义和性质上有明显的区别。

定义:思想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而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规范,它规定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禁止的行为。

性质:思想道德是一种内在的、自愿的规范,它主要依赖于人们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而法律则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它主要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实施。

二、制定和实施方式

思想道德与法律在制定和实施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制定:思想道德的制定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途径,使人们逐渐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而法律的制定则是通过立法机关,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经过严格的程序制定出来的。

实施:思想道德的实施主要依靠人们自觉遵守和自我约束,没有专门的执行机构。而法律的实施则需要有专门的执法机关,如警察、检察院等,来保障法律的实施和维护法治秩序。

三、调整范围和效力

思想道德与法律在调整范围和效力上也有所不同。

调整范围:思想道德调整的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品德、家庭关系、社会公德等。而法律调整的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关系。

效力:思想道德的效力主要体现在道德谴责和道义谴责上,对于不道德的行为,人们会对其进行道义谴责,但这种谴责并无法律效力。而法律的效力则体现在国家强制力上,对于违法行为,国家会依法进行惩处,具有强制性。

四、作用和目的

思想道德与法律在作用和目的上也有所区别。

作用:思想道德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法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目的:思想道德的目的是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使人们成为有道德的人。而法律的目的则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实现国家的统治和管理,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思想道德的含义、形成过程

一、思想道德的基本含义

思想道德是一个社会现象,它涉及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简单来说,思想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关于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想道德的形成过程

思想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历史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文化传统、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这些观念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