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都会对土地进行改革为什么还会有弊端呢

如题所述

历朝历代的土地改革都是占在地主阶级的利益上改革的,农民只有少量的土地,有的还没有土地,还是给地主当长工;只有共产党毛泽东领导的土地改革彻底,把土地全分给了农民,地主和农民一样分同样的土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2
历朝历代都会对土地进行改革,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这主要是因为土地改革并没有完全解决土地集中和贫富差距的问题。
在古代,地主阶级控制了大量土地,而农民往往只有少量土地,甚至没有土地。这种土地分配不均的现象导致了农民的贫困和地主的富裕。因此,历朝历代进行的土地改革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土地分配给更多的农民。
然而,即使进行了土地改革,仍然有可能出现土地重新集中和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地主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更多的土地,而农民则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他们的土地。
此外,有些土地改革并不彻底,并没有真正解决土地分配问题。例如,一些改革只是将土地分配给了一部分农民,而其他农民仍然没有土地;或者一些改革只是将土地使用权分配给了农民,而不是所有权。
因此,即使进行了土地改革,仍然需要持续的努力来维护土地的公平分配和防止土地重新集中。
第2个回答  2016-01-02
公有制放在古代,能在一段时间内遏制土地兼并,但无法解决王朝覆亡最根本问题:马尔萨斯经济下国家趋近于人多地少、政权毁灭的矛盾。

在古代中国,皇权建立在地主阶级和士人支持上,公有制也不可能建立起来(王莽试过一次之后就没人再尝试了。)只有当能不依赖地主阶级,就能进行统治的政权建立起来后,公有制才有实施的可能。

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现代科技+资本主义自由商业制度产生出大量的非农业劳动机会,同时农业劳动力被机器替代,小农阶级才被撤底消灭。这个过程必然是伴随土地大量兼并的。没有土地兼并,则没有生产效率的提高。

中国式的公有制,在改革开放之前消灭了土地兼并,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90年代之后,则起到加速土地兼并的作用。没有中国式的公有制,城市人口不可能以这么高的速度和效率从农民手中掠夺土地(看看全国有多少城中村就知道)。如果私权确立,一个开发商要面对众多谈判对象,每个农户都能搞死你。而现行的制度,是国家先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变为国有土地,再转卖给开发商,谈判成本大大降低。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公有制没有起到任何帮助农民守住土地的作用。如果往深的说,目前存在的土地公有制是没有“确权”的公有制。

所以,所谓土地公有制能防止土地兼并的说法,只能说于古于今都不太合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Arthur Wang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950175/answer/34669053
来源:知乎

从理论上看,国家以公有制土地方式杜绝了土地的永久转让,是可行的;

从实践看,虽然多有挑战,比如转让使用权,挪用土地等,但在大框架下,还是有效的;

从反对者看,对土地私有制鼓吹的越疯狂,证明该制度对抑制土地兼并越有效~
第3个回答  2016-01-02
1、农村农民对土地的权力较弱,集体所有实际上处在与国有不平等的交换制度上,农村土地被征用为国有建设用地时,补偿较少,并且补到农民手中的不到10%;
2、土地使用高度集中管理,使土地的流动和最优利用受到限制,企业审批和使用土地的时间较长;
3、土地交易有时暗箱操作,有的地方政府零地价出让,土地征用和交易中容易发生贿赂和吃回扣等腐败。

土地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土地制度改革,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土地税收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因此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可以说一直都在进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