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和电子耳蜗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助听器和电子耳蜗从根本上说都是辅听装置。两者使用的电池也都是锌空电池,那么它们对电池的电流和电压的要求一致吗?单说耳蜗的言语处理器和助听器的处理芯片,两个耗能相差不大;但耳蜗电池还要保证头件发射信号,传递到电极还要刺激听神经,对电流的要求更高。A675(助听器电池)最大放电电流是20mA;而A675P(耳蜗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是30mA,两种电池虽然都是锌空电池,电压一样,但是对容量和性能的要求有差别。人工耳蜗的专用电池电压和电流稳定,也可以用在大功率助听器上,但是用到一般助听器就有些没必要了。而一般助听器的电池装电子耳蜗上,电压不太稳定,放电曲线不理想。  在实际使用中,人工耳蜗是将三颗电池串联使用,所以对电池稳定性要求更高,需要更一致的放电曲线。所以,虽然电池类型一样,但耳蜗还是要用耳蜗专用的电池,以保证电子耳蜗芯片持续稳定的工作状态。  因此助听器电池和耳蜗电池我们不建议混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1
助听器和耳蜗都可以称为助听器设备,价钱方面助听器便宜一点,耳蜗贵,助听器可以直接佩戴,耳蜗需要动手术植入。助听器是一种放大器,可以将外界信号充分放大后,传入听力障碍者的耳道内,通过中耳,再传入内耳听觉感受器,从而使听力障碍者能够听到这种“放大”了的声音。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不是放大声音,而是位于耳蜗内、功能尚完好的听神经施加脉冲电刺激,使患者重拾声音
第2个回答  2019-11-07
人工耳蜗是目前仿生学科技含量最高的一种电子装置,主要用于帮助配戴助听器效果不好或者根本无效的极重度、全聋患者。人工耳蜗将声波转换成微弱的电流信号,并将此电流信号传到内耳(耳蜗)中,刺激耳蜗里面不同位置的听神经纤维;听神经纤维受到电流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在大脑中形成听觉。由于受到电流刺激的听神经纤维的位置与频率相关,因此产生的听觉具有良好的频率特性。借助于人工耳蜗,患者可以听到周围的声音,如果在早期植入,再经过语训。大部分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听懂语言。
我还找到一些
具体的资料
但是不能复制
例如
助听器保养之类的
你去看看吧
愿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助听器
参考文献:http://www.ear33.com/html/txtlist-139.html
第3个回答  2018-08-11
1、人工耳蜗是通过电刺激直接刺激耳蜗的听觉毛细胞,传递电信号到大脑,形成声音;而助听器是通过放大听到的声音,增强音量来补偿听力。
2、人工耳蜗是需要通过手术植入到皮下的;而助听器通常只需要塞入耳道等佩戴方式。
3、人工耳蜗是补偿重度至极重度耳聋的听力损失;而助听器最多只能补偿到重度听力损失。
选择植入人工耳蜗还是选择验配助听器,这要取决于你的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损失类型。
第4个回答  2019-01-22
助听器和耳蜗都可以称为助听器设备
1、人工耳蜗是通过电刺激直接刺激耳蜗的听觉毛细胞,传递电信号到大脑,形成声音;助听器是通过放大听到的声音,增强音量来补偿听力。
2、人工耳蜗是需要通过手术植入到皮下的;毕竟是做手术,风险还是有的
3.助听器就相对简单,没有任何风险、直接佩戴就可以了
3、人工耳蜗是补偿重度至极重度耳聋的听力损失;
选择植入人工耳蜗还是选择验配助听器,取决于你的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损失类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