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药品是什么意思

乙类药品是什么意思

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目录”药品价格较高的药品。

甲类药品与乙类药品的区别:

1、甲类的otc标识为红色标记。乙类的otc标识为绿色标识。这两类的主要划分标准是基于安全性。总体上能归结为otc均为安全性经过验证良好的制剂。

2、相对来说乙类的安全性更好,而甲类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otc甲类与乙类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甲类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是可以重新批准为乙类的。过去批准的乙类品种如果发现安全性不能确保,也可以改成甲类的。

扩展资料

分为甲、乙两类的原因:

1、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各地区间经济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的差异很大。通过甲类目录,可以保障最大多数参保人员基本的医疗需求,而选择使用乙类目录的药品,又能使职工根据用药适应症的个体差异和经济能力获得有效的药品。

2、通过甲类目录将控制用药的基本水平,以宏观控制药品费用支出,同时通过乙类目录给各地根据用药习惯和经济水平留出进行调整的余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乙类药品

百度百科-甲类药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5

乙类药品指的是医保乙类的药品,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支付部分费用的药物。

乙类药品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部分支付费用的药物,使用这类药品产生的费用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费用。

甲类药品100%按照报销比例报销。乙类要自付一部分,报销一部分,具体的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政策和具体药品而有所不同。要注意的是,进入基本医疗费的部分,在高于基本医疗费用起付标准后,才按照规定比例和标准报销。

扩展资料

区分的意义

将西药和中成药品分为甲、乙两类,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各地区间经济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的差异很大。一方面,通过甲类目录,可以保障最大多数参保人员基本的医疗需求,而选择使用乙类目录的药品,又能使职工根据用药适应症的个体差异和经济能力获得有效的药品。

另一方面,通过甲类目录将控制用药的基本水平,以宏观控制药品费用支出,同时通过乙类目录给各地根据用药习惯和经济水平留出进行调整的余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类药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医保乙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乙类药是指由个人承担一部分费用的药品。国家的政策是一般推荐医院使用甲类药。在各种治疗范围内都有甲类乙类药,比如从西药到中药,从抗过敏药到感冒药,都有甲类乙类之分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04
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比甲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