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加班时间的限制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单位安排员工 加班 的,通常是占用了员工休息休假的时间,也可以说是对员工休息权的一种侵犯。为避免单位更加肆无忌惮的侵犯员工的这种权益,我国法律中对加班时间作出了限制。那到底法律对 加班时间的限制 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法律对加班时间的限制是怎样的 我国法律保护劳动者的权利,那么法律对加班时间有哪些限制呢? 1、 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员工一般每日加班不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加班不超过36小时。 2 、员工月累计双休日加班时间达24小时以上的,部门应安排其换休。 3 、各部门应合理控制员工的加班时间,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4 、不安排女员工在怀孕期或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期间加班。 二、安排加班后 加班费 怎么计算 1、人事部每月结算一次加班费,部门经理在每月5日前将本部门上月的《部门加班明细表》交人事部。 2 、人事部将各部门的加班汇总整理后开具调休单或结算加班费。加班费和调休单于次月30日前发放。 3、 调休单由本人妥善保管,原则上于一年内用完,如因工作原因无法调休完毕可在人事部规定的时间内凭此单到人事部结算加班费,此单如有遗失不予补办。 4、 单次加班时间不满15分钟,不予结算;满15分钟(含15分钟)按半小时结算。 5 、加班费的计算 (1) 加班费按 工资 结构中的基本工资计算。 (2)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 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加班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在占用员工休息时间,要求其加班加点的,此时也要控制好加班的时间。具体法律中关于 加班时间的限制 要求平时安排加班不能超过1个小时,每个月累计加班时间不能超过36小时,要充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当然,在单位安排加班的情况下,员工也是有拒绝的权利的。但特殊情况下,则就无法拒绝了,不过此时可以依法要求支付加班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