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为何要修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一名英,小字阿_,华阴人。当年他为何要修京杭大运河呢?

隋炀帝花光国本也要修京杭大运河,并不是像野史那样说的只是为了贪图享乐,方便自己下江南游玩,而是隋炀帝目光长远,想要为国家谋取长远的战略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让国家更加富足。

隋炀帝登上皇位时,魏晋南北朝时期遗留下来的门阀世族势力发展迅猛,总想和朝廷抗权,这一股势力基本都集中在江南一带,隋炀帝感觉到了很大的威胁。他认为只有贯通南北运河,才能控制住江南门阀世族的势力。

并且,当时的隋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北边的少数民族总是不安分,随时想入侵中原,隋炀帝为了让北方安定下来,必须派军队在边境驻扎,那么就要保障后方的军需。而中原的粮草远远不够,还需要靠江淮地区的接济。只有修京杭大运河,才能解决陆地运输效率低下的难题。

同时,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隋炀帝必须发展北方的经济,北方因为长期的战乱,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与发达的江南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而隋朝的京都在长安,为了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带动北方经济的发展,修京杭大运河也迫在眉睫。

从上面可以得知,隋炀帝修京杭大运河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以及发展经济,从长期的方向来看,隋炀帝这一举动其实是明智的,只是他太急了,京杭大运河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修好的,浩大的工程很快就花光了国本,间接导致王朝的灭亡。但是隋炀帝留下的京杭大运河却世世代代都造福了后代,这一功丰伟绩是很难被抹去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5
京杭大运河是春秋修建的,隋朝是大幅度的扩建,隋炀帝扩建京杭大运河利用大量人力物力开通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江南的粮食资源,古代的经济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发展,但南方物质比较丰富,北方的盐、铁等资源,通过京杭大运河连通。
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隋炀帝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能带来沿岸商业的发展,因为大运河的存在,在隋朝扬州成为了经济中心,交通发展促进的各个地方的经济文化与民族的繁荣。
京杭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邯沟和江南河四段,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出于国家长远战略利益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促进国民富强考虑。
但对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民间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隋炀帝修建运河是想把江南的粮食运到北方做军粮,巩固政权,拓展疆土,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也有人认为,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是出于君王游幸的私意,京杭大运河修建后,隋炀帝巡游三次,最后就死在了扬州州,所以历代诗人都有水,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
第2个回答  2019-07-03
是因为贪恋江南的美景和美色,为了方便自己下江南游玩的说法甚嚣尘上。可是,为了修建大运河使得各地起义频发,最终导致隋王朝的覆灭。
第3个回答  2019-07-03
隋炀帝要修京杭大运河,一方面是为了贯通国家航运,运输粮草,二是因为他好大喜功。
第4个回答  2019-07-04
隋炀帝,华阴人。当年他修京杭大运河,是为了自己出游方便,可以游览各地。但也间接造福了后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