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0年住宅设计使用年限≠50年房屋寿命

我国50年住宅设计使用年限≠50年房屋寿命

对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住宅的产权年限70年,但是使用年限只按50年设计”是不是意味着,房屋住到50年后出了任何问题,维修养护单位就没有责任和义务予以保护和维护;甚至可以这样理解,住宅的设计只能使用50年,50年后可能就是危房?

房屋的“使用寿命”和“设计使用年限”并不是一回事。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时选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规定的时期内,房屋建筑只需进行正常的维护而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那有人会问了“我国住宅的产权(也有人提到的是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那我买来的房子怎么是50年的设计寿命?”这20年的“偏差”真的存在吗?有必要增加住宅设计使用年限吗?

(1)设计使用年限的定义是“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设计使用年限不是房屋寿命。就算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也要对房屋进行日常的检查和必要的维修(非结构构件的使用寿命一般都达不到50年)。房屋实际寿命的长短,主要与使用维护有关,无论是50年,还是100年。

(2)我国房屋平均寿命较短,很多提前拆迁,这与房屋设计使用年限没有关系,很多被拆迁房屋很多都没有达到5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就算提高到70年,按现在的社会情况和城市发展情况,该拆一定还会被拆。国内很多竣工5年内的公建和住宅都因后期城市发展、规划修改而被拆,并不鲜见。

(3)房屋寿命短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建造质量问题,在近10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应该说因为建造质量问题造成房屋寿命减少的“事故”目前来看还不多,且也与设计使用年限无关。


如果是建造质量有问题,50年、70年其实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房子是等不了这么久的。如海砂屋,一般10年就会完全暴露,房屋无法使用。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很显然,如此短寿的建筑将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


(4)普通房屋的设计使用年限取50年,是国际通行。与50年设计使用年限对应,还有50年的设计基准期(定义为“为确定可变作用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重要房屋或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才会取为100年获更长年限。

综上,其实不存在50年、70年的矛盾问题。房屋建筑设计可由建设方、设计方共同确定采用50年或10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但盲目对普通房屋采用10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还不如建立完善房屋使用中的检修、修缮机制,这方面的意义更大。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8-03-0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