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如题所述

【在教学中利用感知觉的规律】
1、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教师讲授的内容,难易要适当,让学生既能听懂又要有新意。这是引起学生兴趣、维持对学业注意的关键。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如课文的熟读、同一类题的反复练习活动,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颖性。
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背景材料必须淡化,出示的时间要适当,切忌过早显示。下半节课才用的教具,不要在一上课就暴露在学生眼前。
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有的教师换了新装或理了新发型后,往往在上课前先到学生面前“亮亮相”,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减弱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分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如天气骤变、学习条件恶化(突然阴雨、停电、室外嘈杂等)、学生病倒或严重违纪事件等,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惊慌失措,要以自己平静的情绪与学生一起审慎、迅速地处理好,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在课间休息时,不宜让学生做激烈的或竞赛性的游戏活动,以防止学生因过度兴奋而不能将注意及时转移到课堂上。
2、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教师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内容及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集中注意对完成活动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组织自己的注意,切忌离开教材本身,离开学生的知识经验,用一些空洞抽象的说教来动员学生的注意。
(2)激发学习动机:要让学生体验到自身学习的成功,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是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批改作业时要尽量挖掘学生优点,评分宜从宽;对于他们的不足之处,要正面引导。如对每次作业应用红笔做出肯定的标志,如用“√”“优”等;定期展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和精神奖励等。当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被肯定,便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更加努力地注意学习活动。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能高度集中注意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转移注意而少惰性。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集中注意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解决。任务既可以结合课程,也可以是纯训练性的,教师可根据要求自行设计问题。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或组织抢答题竞赛,以培养他们高度集中的注意能力。又如将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问题交叉随机地呈现,以训练学生注意灵活转移的能力等等。
一些学生不可能对枯燥无味的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是为完成一定的目的任务服务的,因此注意的核心是讲求实效,而不是追求貌似注意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不但无助于完成当前的任务,而且更严重的是会养成心猿意马、疲疲塌塌等不良注意习惯,它将极大地妨碍学习的效果。
3、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
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高度集中注意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必定使人疲惫不堪。怎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地注意而又不疲劳呢?在一天的学习活动中,在一节课乃至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如一节课中教学内容安排应有难有易,教学方式应稳中有变,使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有机联系,尽量杜绝造成注意涣散的机会,使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注意的转换简单地归结为让两种注意按着一定的程式轮番交替地出现。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艺术,它只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仿效。在如何运用两种注意转换规律的问题上同样如此。
4、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单纯运用某种感觉器官,会降低感知的效果,如果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就能提高感知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同时作用于感知对象,以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等要求,这样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教师在讲授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测量取值时,应让学生边做边讲边练,先教会学生使用有关测量工具,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具有不同最小刻度的测量工具去测定不同物体的长度、体积、质量等数据,一边讲解、一边训练,最后要求学生能对自己所测定的数据结果进行确认,比较真实性以及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这样我们已把学生对教具的使用、操作、教师的评析讲解及学生的思考分析都能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能把有关知识很快地掌握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百度文库

搜索文档或关键词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VIP专享文档 2020-06-22 4页 用App免费查看

简书的店
关注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遵循感知觉规律,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1.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如果感知材料过于细小,声音过于微弱,就不容易引起有效的感知,教学中要求讲述的音量不要过低,板书字迹、图片内容不要太小等等,就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强度,使学生看得清,听得见,比如:有的教师板书字迹太轻、太细,坐在后面的学生无法感知,弄得课堂上乱哄哄的,效果很不好。
2.差异律.这条规律表明,对象和背景在颜色、形态和强度等一个方面的差别愈大,知觉的对象就愈清晰的显现出来,对对象的感知就越清晰。因此,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很好地感知对象,就要增大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蓝墨水写,我们教师批改作业时就用红墨水写,又如,在阅读时,我们把重要的地方划上各种标志等都是为了增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在教师讲述上,教师运用声调的变化,使重要的内容从其他内容中突现出来,成为鲜明的感知对象;在直观教具的制作上,教师要注意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状、运动或静止等方面的差别,突出重点和关键,容易被学生感知到重点和难点。
3.对比律.这条规律表明,两种性质不同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作用,往往使一个人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特别清晰,因此,在教学中,为了突出所要感知的某些对象及其性质,可以把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如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声音对比、人物对比、性格对比等等,例如:鲁迅的《故乡》中,通过闰土和杨二嫂的性格对比,前者显得忠厚老实,后者更突出其尖酸、刻薄、自私等性格。还有闰土的前后对比等,通过对比加深对材料特点的感知。
4.活动律.这一规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恰当地使刺激物呈现着运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效果,一般说来,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学生感知,把这一规律应用在活动教具的制作上,便于学生对磁力、重力、加速等现象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活动的教具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5.经验律.知觉具有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当前事物的特性。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知觉就越完善。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理解是一种知觉,必须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这个原理,教师讲解新教材时,如果能适当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他们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已有表象,就会有效地帮助学生完善地、迅速的产生知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复习旧教材入手过渡到学习新教材,由旧教材引到教材,无形中就是应用了感知觉的规律。在直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演示幻灯、图片等平面图,以提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个多角度、多侧面的认识。
6.组合律.感知觉心理学规律告诉我们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或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这一规律应用到教学上,要求教师力求把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规律的系统,把零散的材料按一定的特点组合为有规律的整体;在讲述上也要句读清楚,顿挫适当;板书则要求精心设计,对教学材料的排列顺序、位置、式样等进行合理组织,以便学生能迅速区分出知觉的对象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由于知觉是由多种感官获得的信息,经过脑的联合活动而实现的。所以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感知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运用直观教具进行讲解时,不仅要学生留心听,而且要学生用眼睛看,必要时或用手摸,或用鼻子嗅,可以直接有效地了解事物的种种属性。这样,学生便于理解、便于记忆,并提高学生对认识事物的兴趣。例如,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做化学演示实验时,不仅让学生用眼睛仔细察看两种物质化合分解反应,还要让学生嗅嗅气味有何变化,以提高学生感性认识的精确性。
二、运用感知觉的心理学规律,有效地开展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能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教学主要是借助于直观教具而展开,直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直观教具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直观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1.直观教具的制作.依据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们清楚地感知到这一规律,制作教具,必须考虑到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是否达到一定强度,以便演示时使全班的学生都清楚地感知到。如果教具太小,声音太轻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⑴依据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相关规律,在制作教具时,应适当增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知觉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和强度差别越大,对知觉对象感知得越清晰,并且,尽量使知觉对象变成活动的对象。因为活动的对象便于学生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⑵依据知觉的形成规律,在制作教具时,应考虑到教具演示的多样性,力争能够调动多种感觉共同参与,例如:制作的教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用时具有形、色、声、味及便于操作的特点,学生从多种感官接收客观事物的种种信息,从而精确而全面地感知到教学内容。
2.直观教具的使用.
⑴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应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及掌握知识的规律,合理地安排演示教具的情境、时间长短、演示的顺序、演示的重点等等,直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不是目的,因此,对于必要的材料,应该进行恰当的演示,不必要的材料就可以省略不用。如果不从学生的感知特点出发,认为教具越多越好,在黑板上挂得满满的,讲台上放着一大堆,以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形成看热闹的场面,结果违背学生的感知规律,反而降低教学的效果。
⑵应根据教学的需要使用教具。教师应对教学工作进行充分的准备,采用的教具应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教材,而不是为直观而直观。教具的展示时机应恰当。
⑶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应当把直观教具和言语直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具。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采用教师言语在前,演示在后的形式。这种形式,言语起着动员和提示的作用,它向学生说明观察的目的、重点及注意事项,教师演示在前、言语在后的形式,言语起着概括和强化的作用,它主要是进行总结,导出结论或讲解要点;第三种形式是言语与直观教具的演示同时或交错进行的形式,即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如告诉学生应当注意观察什么,教具的某种特征说明了什么等等,这种言语不仅起引导观察的作用,而且还起到与直观教具的演示互相补充、验证的作用。直观教具与言语直观相结合的这三种形式特点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
三、感知规律在课堂板书中的运用.
1.目的明确要求具体.感知的选择性受感知目的任务的制约。目的任务越明确,提出的要求越具体,感知也就越清晰深刻,越具有针对性。因此,在设计和运用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每次板书的宗旨,针对不同的需要,给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
2.对比鲜明重点突出.感知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状、大孝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别越大,对比关系越明显、突出,就越容易引起注意,使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形成清晰感知。为此,为了强调板书中的重点,在运用中要善于采用各种方式,有意识地加大要求学生细致观察的对象或对象的主要部分与背景在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差异,使之构成对比,形成感知中心。
3.简明精练组合得当.感知对象越简明集中,组合越有规则,也就越容易被人们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感知,从而越能扩大感知和注意的范围。据此,在设计板书时,教师要精心提炼板书所用文字,尽可能做到简洁、精炼、醒目,让学生在感知时一目了然。同时,在运用板书时,教师要讲求行款或字句行组合的整齐有序。
4.边讲边写视听结合.在感知活动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并使感知对象成为活动和思考的内容,有助于维持有意注意,提高感知和识记的效果。为此,在板书的运用中,教师要边讲边写,让学生视听结合。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抄写板书、口述要点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感知和识记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各种感宫的作用和整体协同功能,从中获得清晰而深刻的感知印象。
5.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感知受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制约。感知对象的结构越完整,条理越清楚、越有系统,也就越容易形成系统感知。据此,在设计板书时,无论是全篇课文,还是提示课文中某一方面的要点,教师都要讲求结构的独立和完整,使经过归纳的系统板书脉络清楚,逻辑严谨,给学生留下整体知觉印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