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祝福中四婶的形象分析

如题

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的女人。一个看似怀有同情之心,实则导致祥林嫂命运悲剧的帮凶之一。文中,她话虽不多,但对于祥林嫂来说却句句致命。祭祀时,她虽貌似敬重祖先,实则是一个封建思想装满头脑的愚昧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1
祝福中四绅的分析如下:一、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秩序。 二、相夫教子 三、通过自我的认知找到精神的慰藉。
第2个回答  2013-04-12
一、四婶的心思
  我们先来看看课文中的这一节文字(投影):
  四婶起初还踌蹰,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了。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她从此又在鲁镇做女工了。
  参考书上说,四婶“起初还踌蹰”,“后来倒是真心怜悯祥林嫂,留下她”。果真是这样吗?请细读这段文字和课文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与身边同学交流)
  师:考虑好的同学请站起来说说看。
  生1:眼圈都红了肯定有同情的成份。
  生2:我觉得四婶不是同情祥林嫂,而觉得祥林嫂是个好佣人而留下了她,四婶还是为了自己。
  生3:可能两种成份都有,但我觉得更倾向于同情,我说的是“在这里”。
  师:这里有什么特别。
  生3:因为这里写到四婶起初还踌蹰,是因为她先听的是卫老婆子的话,什么“天有不测风云”,什么“大伯来收屋,又赶她”,说得天花乱坠,谁知道是真是假?四婶已经上过卫老婆子的一次当了,她不相信卫老婆子的话,所以才踌蹰。可是等听了祥林嫂自己说的话,四婶的眼圈就红了,她觉得祥林嫂自己不会说假话,这就真心怜悯了。
  师:这位同学能从课文相关内容中找到依据,另外同学有没有不同看法?
  生4:这位同学说得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我仍然认为四婶不是真心怜悯。前面写到祥林嫂自己说着说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作为女人,四婶难免心软,看到这样子,眼圈有点红是正常的,可能只是一种生理反应。生活中我们有时看到一些事,甚至在看电视时,也会莫明其妙地流泪,但细细一想,自己都觉得好笑,自己根本没有动情。
  师:这位同学说到了“细细一想”,大家看,四婶这里也有“想了想”,她想什么呢?这跟她是否怜悯祥林嫂有没有关系?
  生:四婶,她,可能想祥林嫂真可怜!
  生:不对,四婶想的是女工难找,祥林嫂这样的佣人更难找,就将就着用吧!
  生:我觉得四婶想的是卫老婆子说得对,这段话前面写到,卫老婆子说祥林嫂 “她现在只剩一个光身了”,四婶一想,这就好了,再也没有什么麻烦了。
  生:还有,四婶想,卫老婆子说“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也是有道理的。
  (有不少同学点头)
  生:你们可能把四婶想得太复杂了!
  师:看来不少同学是赞同四婶是为自己着想而不是怜悯祥林嫂,可是还有同学不服。我们再来细细地看看投影上的这段文字。鲁迅是语言大师,如果我们充分地从语言甚至标点符号着手再细细地读一下看,可能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
  (学生再读,讨论)
  师:哪位同学先来说说?
  生:四婶“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了”,这一句中的“便”表示是紧接着的事,说明四婶是爽快的。
  生:是的,不过,四婶如果想都没有想就爽快地答应了,才是有怜悯心的。
  生:对了,对了,我想通了,鲁迅真伟大!(众笑)老师不是提醒我们注意标点符号吗?如果把“眼圈就有些红了”后面的句号改成逗号,这样就行了,不,不,(众笑)还有再把“她想了一想”一句去掉就行了。这样就表示四婶一听就爽快地答应了。
  (不少同学点头)
  师:愿闻其详。
  生:老师,我能不能把我改的念一下?
  师:当然可以。
  生: “四婶起初还踌蹰,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了”。这样是很连贯的话,一看就可以看出四婶不想别的,就因为感动了,因为感动而马上叫祥林嫂留下来了。可是原文,“眼圈就有些红了”后面是句号,句号表示前后说的不是一回事,眼圈红与叫她留下没有必然联系。
  (不少同学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你把原文读一下,把这个句号的间隔读出来看,可以夸张一点。
  (生读)
  师:很好。有同学还想提出不同看法吗?
  生:这段话中说“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写得也很有味道。
  师:这味道这么说?
  生:一方面表示她终于又做成了一桩买卖,另一方面也可以印证四婶并不是因为怜悯祥林嫂而留下她。
  师:为什么?
  生:卫老婆子对四婶也应该是了如指掌的,四婶留下祥林嫂就是因为祥林嫂“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了,她针对四婶心理的攻关终于又成功了。
  二、四婶的人格基础
  师:看来,卫老婆子毕竟是厉害的,她早已摸透了四婶的心思,那么,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中其他的有关内容,深入了解一下四婶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看看她有没有“真心怜悯祥林嫂”的人格基础。
  课文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卫老婆子喝得醉醺醺与四婶“说祥林嫂交了好运了”这一部分。
  下面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一下。
  (两位同学读之)
  师:这里,卫老婆子说得有声有色,四婶听得有滋有味。我们可以从四婶的反应中看出些她的为人吗?或者说她内心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私下讨论)
  生:我觉得四婶这个人很喜欢打听人家的隐私,所以连着问“后来呢”“后来怎么样呢”。
  生:卫老婆子一再卖关子,四婶好奇心很强,可能是这样的“太太”一天到晚无所事事造成的。
  生:我觉得,四婶一再问祥林嫂“后来怎么样呢”,并不是四婶爱打听或者无聊得很,而是自私,她只是想到自己还有没有希望再雇到祥林嫂。所以当听到“她真是交了好运了”时,四婶说“绝了望”“从此以后,四婶也就不再提起祥林嫂”。所以四婶这样自私的人是不可能真心怜悯祥林嫂的,如果有一点关心,就应该不但关心祥林嫂被卖的事,也更应该关心她过的好日子。
  (同学鼓掌)
  师:这位同学谈得深刻。四婶关心的并不是祥林嫂的幸福生活,而是她自己的佣人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四婶在这部分中还有两句似乎是说了一半的话。
  (投影)
  “阿呀,这样的婆婆!……”
  “祥林嫂竟肯依?……”
  我们从中又能读出点什么呢?透过它们,你能透视四婶的内心世界吗?
  (学生议论纷纷)
  生:我说对前一句的理解。四婶实际上是说,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婆婆,竟然把自己的儿媳妇卖了挣钱!说明四婶还是有点是非观的。
  生:非也,非也。(众笑)四婶惊讶是不错的,但这不能说明她有是非观。恰恰相反,为什么呢?关键是省略号省略的是一句什么话!我觉得,这省略的是一个转折句,比如,但是,人家毕竟是婆婆,是有权处置媳妇的!
  师:是这样吗?
  生:是的,我也觉得,四婶实际上脑子里有种对家长制的认同。这与前面四叔说“可恶,然而……”是一样的,四叔说“可恶”是因为抢走他家佣人有失体统,然而人家毕竟是婆婆。
  师:好,这两位同学说得很专业。看来四婶也有四叔一样的观念。对第二句该怎么看?
  生:四婶问,祥林嫂竟然肯依?照四婶的意思,按常理,祥林嫂是不应该依的。
  师:那么,四婶的这个常理是什么呢?
  生:不好说,据四婶了解,祥林嫂是很顺从的,所以四婶觉得不依才是正常的。
  生:这也未必,前面被抢回去时就是不依的。
  师:再细细想想看,四婶依据的是什么,省略号省略的话补出来看。
  生:省略的话是:照我看来,祥林嫂也倔得很,她肯定不会依的,你卫老婆子说的是真的假的?
  生:上节课我们讨论到,在那样的社会里,一女不能嫁二夫。所以我觉得,四婶没说出来的话应该是:祥林嫂是一个嫁过人的女人,女人要守节,怎么可以依呢?我认为这就是四婶脑子里的常理。
  师:老师也觉得是这样。可见,四婶也是一个满脑子封建思想的人,对于祥林嫂,四婶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自私,而不是对祥林嫂的同情或者说怜悯。我特别欣赏同学把四婶的两句话与四叔说过的“可恶。然而……”联系起来,这样我们不难看出,四婶实际上与四叔和其他人一样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那个社会中,就是像四婶那样看起来还是有点善心的人实际上也是凶手,这股促使祥林嫂走向死亡的力量实在太大了。
  三、生成拓展
  刚才我们一起细读的第三部分,常常是被读者忽略的。照理,祥林嫂交好运的故事,只要略带交代一下就行了。鲁迅特意单独安排这一部分,一定是有深意的。联系全文来看,思考得细密一点,我们能不能说说这一部分的作用?
  (学生再读课文有关内容,思考,交流)
  生:安排卫老婆子来拜年,再说到祥林嫂,可以更扣住“祝福”这一题目。
  生:可以把四婶写得更丰富,这一点我们上面讨论过的了。同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看出卫老婆子是怎样的货色。
  师:卫老婆子是怎样的货色呢?
  生:见利忘义,势利,讨好四婶,还有点狡猾,老是卖关子,吊四婶的胃口,就这样了,反正她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
  生:我觉得卫老婆子说的肯定有添油加醋的成份。
  师:但能不能透露出一些社会现实呢?
  生:从卫老婆子身上可以看出当时,女人往往也是害女人的帮凶。这是最可悲的。
  生:卫老婆子说“这有什么依不依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什么的,“就完事了”,这些话透露出当时社会对女人是多么残忍的。
  生:还有,卫老婆子说“太太,我们见得多了”,什么样的人都有,说明像祥林嫂这样命运的女人还有不少,祥林嫂只是一个代表。
  师:看来,只要我们细读,还是能读出不少东西。从全文结构上来看,这部分还有些什么作用呢?
  生:整篇小说很沉闷的,这部分却很有点轻松,这为接下来祥林嫂再次上门的悲惨作好铺垫,形成强烈反差。
  生:听了“她真的交了好运了”时,我们读者也有点为祥林嫂高兴,可以好景不长,这样写更打动读者的心。
  师:大家说得太精彩了。细读就是要深入到文本的深处,也要瞻前观后,充分联想,调动自己的积累,这节课大家做得很好。有时候,要真正细读,还在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层次,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把我们细读的过程或结果写下来,则更可以整理思想,加深理解。今天的作业,读大家细读祥林嫂与柳妈的谈话,以“我看祥林嫂与柳妈的对话”为题写一则短文。
第3个回答  2013-04-12
一、模样周正,健壮耐劳的祥林嫂
祥林嫂“年纪二十六七”,脸色虽然“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儿“周正”,“手脚壮大”,“顺着眼”,“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这些描写,这样的条件,正适合到大户人家当女工,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事实证明,她确实安份耐劳。作者用简练的笔触写出了祥林嫂确实是一个劳动能手,你能从几个角度概括一下吗?
“抵得过一个男子”,“彻夜的煮福礼”,“竟没有添短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劳动强度大,工作是十分艰辛的,“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二、被迫改嫁,强力反抗的祥林嫂
在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的封建礼教奴役下的中国劳动妇女,要是死了丈夫,成了“寡妇”,真是天大的不幸的事。鲁四老爷见她“头上扎着白头绳”,又听到卫老婆子说她“死了当家人”,“皱了皱眉”的原因是“讨厌她是个寡妇”。在第二大段第二自然段,文章对祥林嫂的身世作了初步的交代。她“大概也就姓卫”,旧社会一个女子姓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事,祥林嫂姓什么,早被人忘记了,“祥林”是丈夫的名字,这个“名字”,说明她社会地位极其低下。文章接着说,她有个“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丈夫“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多岁”,这些交代,说明了一些什么问题呢?
祥林嫂嫁给了这个现在只有十六七岁的又已经死去了的丈夫,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人家的人,死是人家的鬼,所以,她的婆家要把她抓回去,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个婆家做事先是鬼鬼祟祟,“远远地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然后是十分强悍野蛮,他们待祥林嫂到河边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躲在白篷船里的两个男人,又是“跳”,又是“抱”,又是“拖”,最后是把祥林嫂“捆了躺在船板上”。他们像对待一只牲畜一样对待祥林嫂。他们为什么敢于这样做呢?这就是那些所谓“三从四德”——封建的“夫权”在支持着他们。
作品的第三部分的第段里的卫老婆子和四婶的几段对话描述了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的过程,你能根据说明一下这种极其野蛮的婚姻制度吗?
为什么祥林嫂的婆婆和贺家敢于这样做呢?这就是由于有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制度这两把枷锁拿在他们手上,这就是由于有封建礼教这条绳索绞在祥林嫂的脖子上。卫老婆子说:“太太,我们见得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寻活的也有……”——这段话说明上述情况在旧社会是屡见不鲜的。我们还要分析一下。这些动词说明了?
作品还描写了那个“异乎”寻常的“婚礼”,“婚礼”,应该是热闹的,喜气洋洋的,祥林嫂和贺老六的“婚礼”是一个什么场面呢?你给概括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婚礼”吗?
写到这里,文章起了波澜。也许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坏到了极处便往好处走”吧,真是不幸中的大幸,祥林嫂“真是交了好运了”。祥林嫂交好运,起码有五个标志,你能分析说明一下吗?
祥林嫂交了好运,至少达到了脱贫水平,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不测风云”常常总是降落到命苦家贫的人身上。旧社会伤寒病流行,这种本来可以治好的病,由于医疗落后,造成大量病人死亡;贺老六可能是传染了这种病,加上自己又不懂卫生,“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复发了,就治不好了。真是“祸不单行”,儿子又被狼衔去了。这样,族权这条绳索又绞到祥林嫂的脖子上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三、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祥林嫂
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堂前时,她“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着泪痕”,身体和精神是大不如前了。她泣不成声地向她的主人诉说着她的阿毛的悲惨的故事。她的这个故事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呢?当时起到了什么效果呢?
祥林嫂也可能没估计到,她的故事居然有这么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她反复地讲起她那令人心碎的故事。你能讲讲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但话讲了一遍,就不是新闻了。讲了两遍,就是重复,重复的东西也就没人喜欢听了。在那样的旧时代,人们的同情心也是有限的。当祥林嫂三番五次喋喋不休地讲她的阿毛的故事时,连“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了。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做工,表现大不如前,手脚不灵,记性不好,“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有笑容”。鲁四老爷深深地嫌弃她是两次失去丈夫的寡妇。准备“福礼”,不让她沾手。四婶执行四叔的告诫,她讲的两句话:“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这是对祥林嫂精神的莫大的打击。到了此时,祥林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呢?你能谈谈吗?
四、失魂落魄,沦为乞丐的祥林嫂
由于四婶不要祥林嫂沾祭品,又由于镇上的人对她冷若冰霜,祥林嫂的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正当祥林嫂在精神上走投无路的时候,鲁四老爷家里来了一个帮工的柳妈。柳妈是一个善心人。柳妈在和祥林嫂讲了一番“好心人”的话后,居然冒出了这么一段。听了柳妈这段话,祥林嫂“非常苦闷”,“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柳妈的话为什么给了她这样大的精神压力呢?
这个悲惨的可悲,就在于柳妈是以“好心人”的姿态来劝告祥林嫂解脱苦难的。而实际上是柳妈把祥林嫂往死路上用力地推了一把。柳妈认为祥林嫂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认为她有洗不清、赎不回的罪过。柳妈认为,要怎样才能抵罪呢?要让自己像土地庙的门槛一样,被千人踏,万人跨。你能谈谈这个“千人踏,万人跨”的含义吗?
林嫂用自己两年的工资捐了门槛,认为已经赎了罪,“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便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坦然”,心里平静,无顾虑的意思。她为什么敢于“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呢?
但她的从土地庙那里得到的信心和希望,被四婶的一句话给扫光了!“祥林嫂,你放着吧!”这句话使祥林嫂陷入了什么境地呢?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四婶的那句话是一句什么样的话呢?
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打击、肉体上的折磨,把祥林嫂逼上了上街行乞这条绝路。她精神上无任何寄托,生活上无任何依靠,行为上无任何归宿。谁也可以管她,谁也可以不管她。她无衣无食,饥寒交迫。她可能还有一点点思维能力,因为她还没有死去。她欲活不能,想死不敢。她终于在河边上遇见了“我”。
五、活又不能,死也不敢的祥林嫂
“我”在河边上遇见了祥林嫂,认为在“鲁镇所见的人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头发已经全白”——从某种角度讲,头发是命运和年龄的标志。脸上“黄中带黑”,“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黄中带黑”,完全是一副死相;连“悲哀的神色”也没有了,说明她已没有什么表情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轮,转的意思;间或,说明她的眼睛长时间是呆滞的。“两颊还是红的”、“顺着眼”的、手脚很壮的、有力气的、做工“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的祥林嫂,为什么“变”成了这种样子呢?为什么作者要写鲁镇“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这句话呢?
祥林嫂此时并没有死去,但她可能预感到自己即将会死去,在离开这个“把她往死里赶”的人间的前夕,她想到了魂灵,她想到了阴间,她想到了两个“死鬼的丈夫”,她想到了阿毛,她终于向“我”提出了一个猝不及防的难题:“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她对“我”这位“见识得多”的读书人,为什么别的问题都不问,却要问这个“魂灵的有无”的问题呢?
六、惨死雪地,横遭辱骂的祥林嫂
著名作家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祥林嫂是被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绳索绞死的。在鲁镇的一片欢庆的祝福的鞭炮声中,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饥寒交迫,心劳力瘁,叫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惨死在鲁镇野外的雪地里。北风,吹乱了她全白的头发,雪花,掩埋了她瘦骨伶仃的尸体。她能得到社会的同情吗? 祥林嫂劳动了半辈子。她为她的两个丈夫,为她的阿毛,也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任劳任怨,受尽了生活的折磨。她在鲁家做了多年雇工,整天地做,“彻夜的煮福礼”,“抵得过一个男子”,但她的死讯传到鲁四老爷的耳朵里时,鲁四老爷却骂她是一个“谬种”,原因是“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更加可悲的是,那些与祥林嫂处于相同命运的短工们,表情也极为冷淡。“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短工淡然的回答,更增添了祥林嫂的死的悲剧色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