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健康是如何下定义的?

什么是健康,中医是对此如何定义的?

第1个回答  2020-11-14
1一觉到天亮

这是 心气平衡的表现。心主神,白天要工作,神当精神则精神,夜里要睡觉,神当潜藏则潜藏。但神的表现正常还要求五脏六腑都协调才行。 那些睡觉有问题的人,都是神病了。或是心肾不交,或是胃中不和,或是肝火上炎,或是病痛折磨,或者邪气内扰,都关乎神。因此,安神的方法很多,不仅仅是吃安神片。一般不管什么病,到了重症阶段都有失眠,这其实是说明心神伤了。不管什么病,如果越治越睡得香,不用说,这个治病方法是对症的。如果越治越睡不着觉了,那就不妨停止这种治疗。

2胃口正常

所谓正常的胃口不是暴饮暴食,是很正常的量吃下去很满,不是吃了很多,自觉不饱,还要再吃。 这表现为脾胃的中焦后天之本的功能正常。也与肝胆大小肠相关。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为什么有些病人不想吃饭呢?因为脾胃伤了。脾胃是什么?是后天之本,是我们赖以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求生根本。不能吃饭了,生命的过程也就出现麻烦了。不管任何治疗措施,都应该让病人胃口越来越好才对。否则,就是逆生命而行,是错误的。

3早上上厕所正常

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厕所,上完厕所才吃早餐。睡了一觉,人休息了,但身体可没有休息。干什么呢?排毒。毒从小便、从大便、从毛孔排出。因此, 早晨起床后上厕所可以把一夜储积的毒气排空,自然身体健康。

注意,这里说的时间是早晨起床,不是半夜。有些人每天半夜要起床上厕所小便,而且还不止一次。这是什么?是肾气不足,不能气化水液了,也就是俗称的肾虚,是先天之本亏虚了。而先天之本管着我们的寿命,是父母精气所化。不管任何病,如果你原来半夜不用起床小便,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夜里要起床小便,那就表示你的肾气伤了。你敢继续接受这种伤肾气折寿命的治疗吗?反之亦然,如果越治夜里起床小便的次数越少,那就要恭喜你了,因为你找到了正确的医生,使用了正确的治疗方法


4小便次数正常

是一天三到七次小便,小便的量大,颜色要淡黄。这里我是说的前提是正常饮水,每天要保证至少1升的饮水量。而且,每天睡前睡后都要饮一大杯水。 小便排出了,表示肾的功能正常。如果你不停地小便,那就是肾病人。最常见的是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液不能得到气化,当然就只好排出了。导致的结果是喝水不少,但全排出去,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所以,表现上看病人是阴虚(水液不足),其实是阳的气化不足,要扶阳才行。
第2个回答  2020-11-14
对于健康,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全方位的,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能够适应这个社会、道德健康。从中医来看,心理健康即是心气和畅,无怨恨恼怒烦忧愁悲恐等负面情绪和心理;适应社会能力强,说明五脏所主的五志(神、魂、魄、志、意)和调;道德亦关乎心神,心当向善,善念善行既是正能量,亦是阳气。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是气的产物,精、气、神是生命的构成要素。精、气、神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盛则同盛,衰则同衰。三者充盈,则脏腑功能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健康无病,益寿延年;精、气、神不足或亏虚,将导致生命活动的减退或早衰,甚至多病。换言之,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活动是“气”,而生命的体现是“神”。

中医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就是从精、气、神三个方面考虑的。善养生者,定会养其精,精气充盈了之后气就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则长寿少病。因此,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用精、气、神做了概括:

形体壮实,比例恰当;眼睛有神,柔亮有光;

面色红润,表情舒展;眼睛有神,灵气荡漾;

呼吸从容,不急不慢;食欲旺盛,美食三餐;

牙齿坚固,不蛀不伤;听觉灵敏,耳内不响;

声音洪亮,气息悠长;腰腿灵敏,不痛不酸;

二便便利,排放正常;舌红苔薄,脉象匀缓。

采用现代标准,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以下几方面: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⑥体重适当,形体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⑨头发光泽,无头屑;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第3个回答  2020-11-14
中医健康状态信息包含传统中医诊断所需要的舌、面、脉、问等信息。也就是健康管理师或医护人员借助于现代化中医诊断设备采集健康状态信息,如体质问卷、舌诊、面诊、脉诊等,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分析。同时把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从而建立检测者的中医健康档案。

2.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

对采集到的中医健康状态信息综合分析之后,予以体质辨识、寒热、阴阳和虚实等属性的辨识及五态人格等相关中医特色辨识,并对检测者的健康状态和发展转归有较客观准确地评估及相关危险因素的预警。

3.健康养生与干预指导:

根据检测结果,健康管理师或医护人员对于检测者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经络穴位、茶饮药浴、运动锻炼等生活各环节方面进行养生和干预指导,同时可提供相关中医特色疗法的建议。便于检测者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养生方式和方法,而且对于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4.干预效果评估:

评估干预措施是否有效地改善了检测者的健康状态,这就要求健康状态信息能够存储且能够进行干预措施前后的对比功能。随着现代中医诊断仪器的进步,为中医健康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目前已经可以体质问卷、脉诊、舌诊、面诊等中医特色四诊结果做到“标准化”“量化”“图表化”,让检测者和健康管理师们能一目了然。通过前后两次的检测结果的对比,检测者可以明确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得到改善,哪些方面有明显改善,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让以前中医师那种“有理说不清”的局面变得十分直白明显。
第4个回答  2020-11-14
中医对健康下的定义比西医对健康下的定义更全面更深,深层的能表达健康。中医对健康的标准是第1能做到一觉到天亮,第2胃口比较正,第3早上上厕所比较正常;第四4小便次数正常;第5手脚温热;第6早起反应;第7有手指甲盖月牙印;第8牙齿根部比较健康红润。
第5个回答  2020-11-10
能吃能睡能拉,自我感觉没什么不舒服就是最大的健康,不象西医一大堆数据说正常,但身体就是不舒服,所以造成西医说你没有病,没法治,中医给你调整过来了,中医最看重的是感受。中医不看重西医数据,每个人是不同的。西医数据只是一个统计数值,只可参考。中医看来一个人不要活在西医的一大堆公式化的数据里面。比如一个人熬夜大多,身体出了问题,中医说你病了,西医数据说你没病。一个人西医说你血压高了,说你是高血压病,但自身没什么觉得不舒服,西医说你有病,中医说你没病。血压值是变化的,不是病,西医当成病,老年人血压高点是很正常的,但体温相反,老年人体温比小孩低是正常的。西医的一大堆数据,在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每个年龄阶段是不同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