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某一思维品质的案例

举一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某一思维品质(人的思维品质有:思维的全面型、灵活性、批判性、全面性、敏捷性)的案例,麻烦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一线教师或教研员解答,谢谢。
(可以给一个有相关内容的网站)
好的追加30分
谢谢。请问有没有小学的例子?

  例如在上《磁铁的磁性》这一课时,在课中有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景:
  ……
  师:昨天,老师在玩磁铁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想想老师在为什么而感到奇怪?
  (师说着将一根条形磁铁平放到一堆回形针上,然后拿了起来,水平呈现在学生眼前)
  生1:为磁铁能吸住许多回形针。
  生2:为有的地方吸得多,有的地方吸得少。
  师:你能再说得具体点吗?
  生2:磁铁的两端吸得多,中间吸得比较少。
  生3:为这根磁铁越靠两边越吸得多,越靠中间越吸得少而感到奇怪。
  师:你的回答不但科学,而且具体,真有科学家的风范。那么,同学们,看着这个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生4:磁铁两端的吸引力较强,中间部分较弱。
  师:这种吸引力我们称它为磁性。
  生5:磁铁越靠两端磁性越强,越靠中间磁性越弱。
  师:如果在这句话的前面再加上“可能”一词,那就更科学了,因为这是我们猜想的,还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现在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这个假设吗?

  记得前几天,在“教育互联”的“和风论坛”上看到过这样一则帖子,在《分离混合物》这节科学课中,有这么一个实验:让学生想个法子,将混在一起的沙子和黄豆分离开来。其中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可以用发芽的方法,先让黄豆发芽,然后把黄豆苗拔掉,这样就将黄豆和沙子分离来了。楼主的意思是面对这样的意外,教师该怎么做?是肯定?直接否定?还是让学生来个各抒己见?显然,这位学生是把黄豆和沙子分离错理解成在沙子中不留下黄豆,他还没有形成分离后的组成物性状不能改变这个基本原理。也许对于这样概念性的错误,我们老师很容易发现,也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转过弯来,但从这表达背后的思维分析来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错误,而且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像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很有讨论的必要。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分离后的物体性状不能改变,明白有些实验具有不可逆的性质,在实验前必须考虑到实验给实验对象本身带来的破坏作用,学会在实验前深思熟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22
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案例:
学习“简便计算”的方法,出示算式125*8=1000.要求学生根据这个算式写出下面一组算式的得数:
125*80,125*0.8,12.5*8,1.25*8...
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示算式:125*16,学生观察后将式子改为125*8*2,这样根据125*8=1000,口算出125*16=2000
此时,又出示126*8,也要求用简便算法计算,一些同学开始面露难色了,教师再提醒大家把“126”变变看.终于他们想出了办法.把这个算式变为(125+1))*8=125*8+8=1008,按理说,学生们知道将126=125+1,125*8=1000 也能张口说出,同时分配律也学过,这道题应该很容易的.
也就是说这样设计充分应用基本题的变式题,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教师的引领、点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