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成为宗教社会

如题所述

这个话题源于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全球通史》,其中关于宗教的产生和兴起部分引出了这个话题。在试着理清条理时发现这题目做为一个随思随想太大了,更别说个人认知的局限。不过即然开了头所性写点自己的理解,只是感觉挺辜负这个标题。如同文明的产生都紧依河流。两河流域产生了美索布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产生的古印度文明以及黄河流域产生的华夏文明一样,宗教的产生也如同文明依附河流一样附于文明。两流河域文明滋生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印度文明创立了佛教和印度教。这些宗教都极大的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形态,而同样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却没有产生具有广泛影响的宗教,也没有形成宗教社会其原因是什么呢?现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受文化影响的宗教观念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不是出于信仰,而是出于世俗需求。因此,当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天下大乱等个人力所不及,心灵需要安慰时基于神灵的崇拜便盛行起来。但不论是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他们在天下太平时自然势弱。对人的神化和神人一体皇帝是人,为示皇权高贵和神圣,皇帝也被称为天子。即上天的儿子派来管理人间。所以皇帝是人神合体。民间从来都是多神崇拜,而这些神也常是神人一体。中国很多具有地方性的神灵崇拜比如妈祖,关公,布袋和尚,济公等都是确有其人,因其品行高尚而被贡奉再被理想化和神化变成朝拜的对相。信人不信神 祀人不祀神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皇权社会,皇权远强过神权。即便皇帝即是天子,作为神的部分(天子)也不是必然/永远正确,如果他不施仁政也一定会被取代。神权不是天授而是人授。在祭祀的对象上,社会以国家的形制延续着对五千年前的先祖炎皇的二帝的祭拜,个人则对过世的亲人进行祭拜。中央集权对宗教的弱化另外,在外来宗教中史时最久,信众最多的佛教从东汉传入至今经历了多次兴衰以“三武灭佛”运动为例,都是伴着佛教“客大欺主”而引发,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佛教有助于皇权巩固自身统治时再予以正名。几次下来宗教的威严受到极大的挑战和的削弱。上述观点是我在写这篇博文前总结好的,但落笔之后感觉这样理解过于表面化。于是查了宗教的概念,思路一下拓展了不少。宗教概念的介定宗教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有观点将西方的宗教定义为狭义的宗教概念。西方文化中的宗教(religion),只是“神宗教”即,崇拜超自然的神的宗教。而把中国不仅信神还信人的宗教思想定义为广义的宗教概念即“人宗教”。以前我是不认为道教,尤其是儒教是宗教。其原因一则是没有区别分开儒教和儒家,道教和道家;一则就是因为使用了西方的宗教概念。今天我虽对儒,道仍了解不多,却可以分开看其做为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区别。而“人宗教”这个提法也放开了我对宗教固有的介定。儒教和道教都是典型的“人宗教”,孔子和老子不具有超自然力量,是有生有死的人。两教都是多神崇拜。在他们的崇拜中又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先人的崇拜。这个“先人”上到炎黄二帝,下到TA的父母这种尊崇是血缘的,是不可选择也无法抛弃的。因此即便在形式上松散,简化甚至取消也不影响其号召力和凝聚力。但是我们为先人扫墓,祭拜黄帝陵时并不觉得那是宗教仪式,因为在中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几乎没有宗教的概念,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南怀瑾在《论语别裁》八佾第三中说到“我说中国绝对有宗教信仰。第一是礼,第二是诗。”我不了解“礼”“诗”,但我同意中国绝对有宗教的观点。当然,无论人们崇拜的是意化的神灵还是先祖,都不过是人寻求心灵慰寄和情感寄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