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激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所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不露声色地把学生引入到自主阅读中去。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息,张贴一些有关读书益处的名人名言,像凯勒的“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等。同时建立班级图书角,并让学生自己推选图书角的小负责人,建立班级借阅制度,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借阅,交换阅读,同时,集体到图书馆借阅,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对于平时喜爱看书的学生,不仅平时加以及时表扬,在学期末还授予这些学生“读书之星”的称号。
其次、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多都在家里,单凭学生一时的兴趣和老师的遥控指挥,很难坚持长久。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从单一的兴趣转为一种习惯,还得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在家长与老师之间达成一种共识,家校合作,双管齐下才会见效。所以可以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的同时,向家长发出倡议,让他们和老师共同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一理念,家长们也肯定会支持这项读书活动。有了家长的监督与支持,许多家庭都营造了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喜欢上了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尝到了阅读的甜头,课外阅读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了。
再次、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在学生读书成长的道路上,不仅要做到“好读书”,还要 “读好书”,所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是非常重要的。但学生对课外读物缺乏取舍与辨别能力,家长们也有想给孩子买几本课外书,但不知买什么样的书籍比较适合?也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提供和推荐高质量的阅读材料,是把学生成功引向课外阅读的必经之路,作为老师责无旁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参考了一些学校的课外阅读考级制度,向家长和学生提供了一部分优秀的课外读物供参考。如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必读书目,《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水浒传》、《朝花夕拾》等课外阅读书籍和名人传记,散文等智慧类书籍。在这些著作中,学生们可以追随大师的足迹,聆听先哲的教诲,领略名人的风采。这些书既能让学生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又能让他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让学生们“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就会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最后一点、激励语言的积累。在此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要把积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积累。自己可以在喜欢读的文章里挑选好词、好句、好段记录在“日积月累”本上,或是做成读书卡片,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再阅读,真正把积累当成一种乐趣。与此同时,利用早读、读书课、语文课的时间,开展故事会、读书汇报会、演讲比赛、诵读比赛、好词好句接龙等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果的舞台,并在班内定期评比“阅读大王”、“积累明星”,使学生在阅读积累中获得成就感,获得满足感。
巴丹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让我们教会学生读书,真正让丰富的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写作中的一个亮点,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本文仅代表作者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