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解

如题所述

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解如下:

从政治维度看,劳动教育的人民性愈发显现。古代社会的耕读教育致力于培养从政君子,近代社会的劳动教育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大生产的劳动者,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事业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政治逻辑,体现“人民至上”的根本理念。

一方面,高校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透过历史和现实意识到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感悟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学生直观地理解群众史观,从而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人生追求。

另一方面,通过劳动教育造福人民,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型劳动过程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将其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回归初心、回归人民。

高校发展劳动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学生深入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和境况,体悟人民的情感、心愿和心声,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感知力和认同感,使得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以凸显。

从社会维度看,劳动教育的创造性高度彰显。《意见》中提到了“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赋予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丰富的“创造性”内涵,创造性成为劳动教育的时代强音。

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让学生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区别于传统的纯粹体力劳动和完全脑力劳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