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语文《老王》中的“不幸者”是谁,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其不幸?

如题所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老王》,作者杨绛。

从文中来看,不幸者应该指的是老王。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从他的职业来看,以蹬三轮车为唯一谋生手段。靠蹬三轮来养家糊口,在当时是很困难的,更何况他还是一个单干户,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说明日子过得很艰难。

2、从身体健康状况来看,他是一个残疾人,一只眼睛是瞎的,另一只眼天黑也看不见,有生理缺陷;这是很不幸的。

3、从居住条件来看,他的居住条件很恶劣,住着一间塌败的小屋。用文中的词就是:“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的生活很艰苦。

4、没有名字,身份地位低微。大家都叫他老王,可能是没有名字,也可能是有名字,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叫什么名字都无所谓了,反正也没人想知道,这可见他身份地位低微。

5、他是一个老光棍,也没有什么亲人,更没有人去照顾他。“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无亲无故,无子无孙,这是何等的不幸啊!

6、他经常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人们唯一能想起他的时候,可能就是把他当笑料、谈资的时候。比如文中: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这样的一个“老光棍,单干户。无论是在物质上、精神上,还是生理上、生活中,老王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不幸者”。

然而,作者杨绛其实也很不幸,只是可能比老王好一些。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你。关于这个问题,肯定还有很多很好的想法,欢迎各位小伙伴们留言交流哦!

本回答内容属作者原创首发,版权归作者所有。若需转载其他刊物,请联系作者。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3
老王,因为当时是文革时期,很多像老王这样的无业人员只能靠起早贪黑的拉车赚钱,但是大部分拉车的人都是青年人,所以老王很多时候赚不到钱。而且在老王因为生病而奄奄一息的那段时间,他还将自己的梁票和鸡蛋送给我们。所以作者说,相对于老王这样的不幸这来说,我们是幸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