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感到饥饿为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早上刚醒来就感到很饿,吃完饭了也就2个小时就又感到很饿,饿的时候发慌。好像总也吃不饱似的。有没有高手告诉我我是怎么了,为什么会经常感到很饿 啊??谢谢大家了。

人的生理活动能量直接来源于血液的血糖,血糖来源于小肠等消化器官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物质。人饿的原因是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会有的正常的生理反应。这个时候应该补充食物(也就是吃东西),如果这个时候不即时补充食物,稍微时间长点的话,生理反应会促使分解肝糖元(来自细胞脂肪分解物,由胆汁完成进程)。这个时候人会感觉饿过去了,反尔不饿了。

饿的话最直接的原因是血液血糖浓度降低,但是原因可能有好多种。

第一种:血液有问题。有的人血液血糖浓度由于特征(遗传)原因,一直会低于正常浓度,这样的结果是一直比较饿,吃东西到撑也不会觉得舒服,人比较虚弱,免疫力也不强,可能经常生病,而且没有力气。(去做血检)

第二种:是消化道功能不好,小肠和胃等消化器官不能正常工作的话,就不能把食物完全的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一直不高,很容易饿,刚吃完饭不久就饿了。(去做肠胃检查,甚至包括口腔,食道,胆,等等)

第三种:还有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比较多造成的,会很瘦弱,而且脾气暴躁(俗称甲亢,建议去医院测试甲状腺)。

第四种:如果饿起来会受不了,是“烦心的饿”,有可能是肝功能不正常,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不能做出正确的生理反应,来分解肝糖元来维持正常的活动能量,于是继续消耗血液中不多的糖元,造成越来越重的生理反应。(饿,烦心的饿)。[建议去检查肝胆功能,胆的作用也很大,即使肝功能正常,胆功能不正常的话,脂肪也不能正常的转化成能量物质,也会导致相同的后果,但是人会发胖,吃不了油腻的东西]

第五种:有可能是肾的问题,营养物质都要经过肾的过滤,肾出了问题的话营养物质就不能正常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机体一直处于营养不量的状态,对外表现为饿。(建议检查肾功能,肾小管和 filter,有可能导致糖尿病。人会比较瘦弱,皮肤不好,有红疹等,尿液颜色不正常)

第六种: 有可能是上述的几种原因的综合表现。人是很精密高级的仪器,往往在比较小的损害的时候,它能靠自身的生理反应来调节,来提示。所以当你感觉很不舒适的时候,身体机能已经下降了比较多的程度了,所以有时候造成一种病症的原因往往是几种混杂在一起。

简单自己测试方法:
1:评价自己身体肥胖程度,如果肥胖,多半是第四或第六种
2:评价自己身体亢奋程度,如果亢奋,多半是第三或第六种
3:评价自己运动能力,如果可以做十分剧烈的运动,满头大汗的情况能持续进行中,则可排除肝胆问题。
4:评价自己的免疫能力,如果免疫力不强,很容易生病,多半是第一或第六种。
5:评价尿液颜色,黄色粘稠壮的话,多半是第五或第六种
6:排除其他可能,则多半是第二或第六种。

如果症状不是很明显,不是很严重,也能排除上述多数症状,有可能是轻微消化不良导致的。
如果是高强体力劳动者,则属于正常反应。
如果是青春期的话,建议少上点网,多参加些课外活动,别挑食。

如果只是最近才出现这样的问题,则关注下周边改变的东西。包括自身新习惯,新仪器,新家具,和病患接触史,气候等等。

根据描述初步推测:青春期发育

必须去医院接受检查。

参考资料:亲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6-07
生理学家以前认为饥饿感来自于胃,是由于胃排空后造成的,但后来的实验发现,动物在切除了支配胃的神经后,虽然对饥饿感有所影响但并不消失,即仍具有摄食行为。同时观察到胃被大部分切除的病人,与正常人的饥饿感一样。说明胃对饥饿感没有直接影响,但饥饿时,可引起胃的收缩。人们常说的“饿得胃疼”就是这个道理。那么饥饿感到底是如何产生的。首先在临床上观察到,垂体或下丘脑肿瘤患者中,有人出现拒食或过度进食等症状。这向我们暗示垂体或下丘脑中存在与饥饿或饱感有关的结构。1964年6月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损伤大鼠下丘脑一定区域,动物会出现摄食量明显增加而造成肥胖,测得约40天后其体重达到正常同龄动物的2倍以上。而电刺激该区动物则表现为拒食,证明该区能使动物产生饱感,生理学上称为饱中枢,以同样方法证明下丘脑还存在另一区域,损毁后动物禁食,最终导致饥饿而死亡,而刺激这一区域动物进食量增加,生理学上称之为摄食中枢。食欲是指对某类食物的偏爱或厌恶,是一种心理上的状态,受感官和情绪影响很大,也与习惯或生活经验有关。除下丘脑外,脑的其他区域在食欲形成中也起着主要作用,如破坏杏仁核,动物会丧失对食物的选择能力。食欲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进食量。
目前认为下丘脑摄食中枢和饱中枢中的神经细胞对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或脂类浓度变化非常敏感。当血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时,通过血液循环被饱中枢感受产生饱感,相反则引起摄食。
胃充胀时,将通过胃内释放的激素和所支配神经,抑制摄食中枢或降低食欲。但在脑的发育还未完全的幼儿期若过度饮食,将提高饱中枢阈值,也就是说这些儿童必须食入比正常儿童多的食物才能产生饱感,这样必然导致幼儿的肥胖。当然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天生饱中枢阈值高,也是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生长发育期间过分抑制饮食而减肥,对身体是极有害的,它容易造成摄食中枢兴奋性的降低,严重时可出现厌食症。
第2个回答  2006-06-07
生理学家以前认为饥饿感来自于胃,是由于胃排空后造成的,但后来的实验发现,动物在切除了支配胃的神经后,虽然对饥饿感有所影响但并不消失,即仍具有摄食行为。同时观察到胃被大部分切除的病人,与正常人的饥饿感一样。说明胃对饥饿感没有直接影响,但饥饿时,可引起胃的收缩。人们常说的“饿得胃疼”就是这个道理。那么饥饿感到底是如何产生的。首先在临床上观察到,垂体或下丘脑肿瘤患者中,有人出现拒食或过度进食等症状。这向我们暗示垂体或下丘脑中存在与饥饿或饱感有关的结构。1964年6月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损伤大鼠下丘脑一定区域,动物会出现摄食量明显增加而造成肥胖,测得约40天后其体重达到正常同龄动物的2倍以上。而电刺激该区动物则表现为拒食,证明该区能使动物产生饱感,生理学上称为饱中枢,以同样方法证明下丘脑还存在另一区域,损毁后动物禁食,最终导致饥饿而死亡,而刺激这一区域动物进食量增加,生理学上称之为摄食中枢。食欲是指对某类食物的偏爱或厌恶,是一种心理上的状态,受感官和情绪影响很大,也与习惯或生活经验有关。除下丘脑外,脑的其他区域在食欲形成中也起着主要作用,如破坏杏仁核,动物会丧失对食物的选择能力。食欲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进食量。
目前认为下丘脑摄食中枢和饱中枢中的神经细胞对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或脂类浓度变化非常敏感。当血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时,通过血液循环被饱中枢感受产生饱感,相反则引起摄食。
胃充胀时,将通过胃内释放的激素和所支配神经,抑制摄食中枢或降低食欲。但在脑的发育还未完全的幼儿期若过度饮食,将提高饱中枢阈值,也就是说这些儿童必须食入比正常儿童多的食物才能产生饱感,这样必然导致幼儿的肥胖。当然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天生饱中枢阈值高,也是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生长发育期间过分抑制饮食而减肥,对身体是极有害的,它容易造成摄食中枢兴奋性的降低,严重时可出现厌食症。
第3个回答  2019-08-01
不知道你说得是不是实话,我个人觉得有些个夸张,不过说过来了,我也有这种感觉有时候,我的饭量特大,一般在吃饭后两个小时内就会觉得饿,但是我不会有那样快的心跳
至于运动嘛,我觉得是你个人身体素质的原因,看样子你的身体不是很好啊,要加强锻炼啊,我建议你先用慢跑的方法,如果还感觉到很累的话,你可以每天早上或下午6点之后,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在适合锻炼的地方快走,当然速度你可以自定,只要你能受得了就行,另外就要注意饮食了,要多吃些含糖高的食品,当然另外一个你要注意的是你的日常习惯,你平时要是有一个非常好的生活习惯的话,也会对你的身体有所帮助的,坚持早睡早起,吃饭要定时,每天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锻炼,这个说简单也不简单,说简单,它就两个字坚持,说它不简单,你要做到它很不容易,你必须天天不间断的进行锻炼,我一开始也想放弃,但是时间一长,就觉得简单多了,现在我每天可以跑10000m,去年我参加5000m的比赛时,跑了全校第三,用时18分钟,你觉得怎么样,是不是有信心多了,哈哈,就这么简单
好了,不多说了,祝你成功,身体健康!!!
第4个回答  2006-06-07
腹中常有饥饿感是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的主要症状之一,也称作为胃嘈杂感,溃疡病的发病机理中,胃酸分泌过多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刺激是发病因素之一。平时应少食不易消化、油炸的食物,可少量多餐,餐后2小时后如有饥饿感,可吃几块苏打馐干可减轻症状,牛奶可以食用,牛奶不但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同时可以保护胃粘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