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领域有哪些歧视

如题所述

1、性别歧视
最常见的一个歧视了,女性因为怀孕、哺乳,在就业中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虽然国家有法律约定,但只要企业不在招聘消息中发布限制女性的约定,它就没有违法。同时在筛选简历时,女性的简历他们根本就不看,这是实实在在的歧视,但是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毕竟企业也要生存,他们有自己的用人原则和标准,这点在民营企业更为突出一些,女性从怀孕到生育,最少有1年左右的时间不能正常工作,企业有所顾虑也可以理解。所以说女性是很不容易的,一方面要抚养后代,一方面还要遭到就业歧视,希望我们女同胞们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宽松吧。
2、年龄歧视
年龄歧视尤其突出,35岁现象就是其中的典型。曾有人员对上海和成都的招聘广告(30万份)进行调查,发现上海8成以上的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而在成都该比例也接近7成。全国各地公务员考录年龄的上限一般也是35周岁,可以说,35岁已经成为大家择业时难以逾越的年龄坎。这个在互联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尤其突出,任你学历再好,背景再有光环,一样没有机会。35岁也还算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怎么就到了人见人弃的地步呢。只能说咱们的内卷太严重,同时企业生存压力过大,拼得太厉害了。
3、形象歧视(身高、体重、长相)
把身高、体重明着写出来的企业不多,毕竟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很容易遭致批判。但这种歧视也是非常厉害的。
现在很多高端岗位在招聘时,尤其看重身高和形象,因为要出入各种场合,宴请、发布会、商业洽谈,高管的形象关乎企业的脸面,所以形象不佳很有可能就会被PK掉。漂亮的女生、男生,谁见了都喜欢,颜值高的人员,在职场中获得的机会,远远大于颜值一般的人员,这是事实,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也是现在医美整形、健身瘦身这么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4、学历歧视
关于学历歧视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对于应届生的基本要求,所以说读一个全日制本科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我劝大家千方百计去读本科的原因,哪怕是个很一般的本科、民办本科,但至少是全日制本科啊,达到了最低的门槛。
除了第一学历,很多大的企业在招人上还有鄙视链。比如建筑学,很多企业只看建筑“老八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比如财经类的人才,他们优先挑选“两财一贸”(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的学生。
5、健康歧视
企业为什么让候选人在求职前做入职体检,其实也是为了规避相关的风险,比如候选人有心脏病,万一上几天班发病,麻烦就大了。包括公务员面试合格后,也需要做入职体检,对于企业、单位的这些做法,我们也能理解,所以让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是非常重要的。
6、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也是客观存在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第十三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二十二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禁止录用未满十六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在职工的招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