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喝牛奶,但为什么还是会骨质疏松?

如题所述

如果说年龄在60岁之上的话患有骨质疏松大约有八成是女性,特别是         女性       在月经停止之后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当女性出现骨质疏松这种状况时就会多喝牛奶为身体补充流失的钙,但是在牛奶当中获得的钙物质是有限的,在一杯300毫升的牛奶当中,大约钙的含量占300mg,就算是一天喝了4杯牛奶,也无法为身体补充足够的钙的,因为我们的身体摄取到钙之后,只能够吸收30%左右。



在十字花         蔬菜       当中的钙吸收率能够到达60~70%,在芥蓝菜和大白菜当中吸收到的钙含量大约在40~55%,所以说牛奶和这两者还是有着一段距离的,并且就算是喝了牛奶之后,你也并不知道它会来到我们的身体当中变成骨钙,因为我们身体当中所获得的钙,不仅会存在骨头当中,也会存在血液当中增加血液当中钙的浓度,身体当中钙浓度比较高,并不会和骨头当中的钙产生联系的。

并且在平时还有不少的人存在         乳糖       不耐的现象,因为接受不了乳糖会出现腹泻或者是无暇吸收牛奶当中的营养,其实这些人是最牛奶当中蛋白质过敏,在喝了牛奶之后很容易会出现拉肚子的现象,但是人在拉肚子的时候就会把身体当中的钙营养给排泄掉了,经常性的腹泻,只不过是把不进去的东西又吐了出来,这样会导致怪物流失的现象变得更加严重。

牛奶只能补充蛋白质,关键还是缺乏锻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7
哈佛大学医学系的教授马克·海格斯泰德惊奇地发现:“从食物中摄取钙质数量较小的人群能够明显有效地防止大腿骨颈处骨折。”他继续写道:“大腿骨颈处骨折经常发生在那些奶制品食用量大、钙质补充多的人群中。”这个成果对于“牛奶能够减缓骨骼萎缩”的理论也是一个警醒。
我们很习惯把我们的骨骼当作稳定长久的固定物质看待。人们总觉得,骨骼一旦成形,即便不能永久使用,也至少应该能够保持到老年。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人体的骨骼实际上总是处于不断的分解和重建状态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中很多种荷尔蒙将发挥作用。当患上骨质疏松症后,人体的骨骼分解过程要快于骨骼重建过程。人体内的钙质数量(来自于分解过程)是足够的,但是它们不再被用于重建骨骼。这不是由于体内缺乏钙质载体,就是由于在骨质重建前被其他物质截获,要么就是身体调节系统始终把进程定在骨骼分解上。如果这样,即使身体钙质补充正常,这些矿物质也还是会被排出体外,它们对身体又有什么作用呢?
很多种药物如可的松一种激素,提取自肾上腺或若干种热带植物,用于关节病、四环素或者甲状腺素,以及精神抑郁、缺乏日光等原因,都会以荷尔蒙的方式影响骨骼物质转化。其他一些习惯,比如过量服用维生素C,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在所谓西方饮食(可乐,汽水,橙汁,精制软干酪)中大量含有的柠檬酸盐和磷酸盐,也会与钙结合成为整体,阻碍身体对这种矿物质的吸收。但节食是最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实验证明,牛奶对此毫无作用。
这里要补充的一点是,牛奶和骨质疏松症之间是有一些联系的。在德语地区(指德国、瑞士、奥地利),有12~18%的成年人是“与乳糖不相容”者。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喝牛奶,因为他们体内缺乏消化牛奶中乳糖所必需的酶质。即使这些人饮用了牛奶,在肠道内钙质也得不到吸收。因此,这种“与乳糖不相容”增加了骨骼萎缩的风险。奥地利科学家通过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妇女中,“与乳糖不相容”者比同龄没有骨骼萎缩的妇女多出3倍。
总之,我们能够看出,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一前提下,想要通过喝牛奶效果。因为,当人对某种食品天生不能承受时,他往往会本能地去回避它
第2个回答  2019-08-27
缺少维生素d
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属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与动物骨骼的钙化有关,故又称为钙化醇。它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在动物的肝、奶及蛋黄中含量较多,尤以鱼肝油含量最丰富。天然的维生素D有两种,麦角钙化醇(D2)和胆钙化醇(D3)。植物油或酵母中所含的麦角固醇(24-甲基-22脱氢-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激活后可转化为维生素D2。在动物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也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3,因此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常被称作维生素D原。在动物体内,它们必须在动物体内进行一系列的代谢转变,才能成为具有活性的物质。这一转变主要是在肝脏及肾脏中进行的羟化反应,首先在肝脏羟化成25-羟维生素D3,然后在肾脏进一步羟化成为1,25-(OH)2-D3,后者是维生素D3在体内的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具有显著的调节钙、磷代谢的活性(图11)。它促进小肠粘膜对磷的吸收和转运,同时也促进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在骨骼中,它既有助于新骨的钙化,又能促进钙由老骨髓质游离出来,从而使骨质不断更新,同时,又能维持血钙的平衡。由于1,25-二羟维生素D3在肾脏合成后转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小肠、肾小管、骨组织等远距离的靶组织,基本上符合激素的特点,故有人将维生素D归入激素类物质。维生素D有调节钙的作用,所以是骨及牙齿正常发育所必需。特别在孕妇、婴儿及青少年需要量大。如果此时维生素D量不足,则血中钙与磷低于正常值,会出现骨骼变软及畸形:发生在儿童身上称为佝偻病;在孕妇身上为骨质软化症。1克维生素D为 40000000国际单位。婴儿、青少年、孕妇及喂乳者每日需要量为400~800单位。维生素D于1926年由化学家卡尔首先从鱼肝油中提取。它是淡黄色晶体,熔点115~118℃,不溶于水,能溶于醚等有机溶剂。它化学性质稳定,在200℃下仍能保持生物活性,但易被紫外光破坏,因此,含维生素D的药剂均应保存在棕色瓶中。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是帮助人体吸收磷和钙,是造骨的必需原料,因此缺少维生素D会得佝偻症。在鱼肝油、动物肝、蛋黄中它的含量较丰富。人体中维生素D的合成跟晒太阳有关,因此,适当地光照有利健康。——百度百科
第3个回答  2019-08-27

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科普问题。牛奶含有很高的钙质,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什么经常喝牛奶的人却还是骨质疏松呢?喝牛奶补钙是国内几乎所有的所谓营养专家给出的建议,他们从没有做过生物医学实验,完全是凭想当然就说喝牛奶补钙。喝牛奶补不补钙?国内外科学家都做过实验,证明喝牛奶很难补钙,因为人体对牛奶中的钙质吸收率极低,根本起不到补钙作用。

一杯牛奶

第4个回答  2019-08-27
“经常喝牛奶,就不会骨质疏松”,这其实是认识的误区。
老年人骨质疏松是可以喝牛奶的。但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主要是性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也有缺钙,缺维生素D、P的原因。
牛奶本身的含钙量是比较高的,喝牛奶可以补充钙,但只是提供给骨骼利用的机会,能否吸收还有牛奶喝法的问题。牛奶的钙质能被吸收是因为维生素D,而维生素D在食物中并不含有,只能通过日照来补充,而早上喝完牛奶后,可以在户外适量的运动,从而补充促进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因此,早上喝牛奶更利于钙质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