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了能拿到工资吗

如题所述

自离是否可以拿到工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1、当事人没有给公司造成任何损失的,公司可以联系到劳动者本人的,需要支付工作天数的工资;
2、不过劳动者擅自离职,没有提前三十天书面提出离职,劳动者属于违法。用人单位应该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但是该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企业员工自动离职,老板不给工资的情况下,员工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协商解决,与公司友好协商;
2、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先要到当地的劳动部门举报,再拿出用人单位侵犯的相关证据,写成投诉文书递交劳动部门。受理范围,凡属本区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用人单位发生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均属举报投诉受理范围;
3、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因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解决:自行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自行和解: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商量,相互让步,协调双方的关系,消除矛盾,从而求得争议解决的方法。
2、调解:是由第三方居间调和,通过疏导、说服,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从而解决纠纷的方法。
3、仲裁:是指由国家授权的专门仲裁机关行使国家仲裁权,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依法进行的仲裁。
4、诉讼: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机构裁决不服,持劳动争议裁决书依法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方式。需特别提醒的是,涉及船员的劳务纠纷,可以不经劳动仲裁直接向海事法院提起诉讼。

纠纷起诉的主要流程有:
1、原告向法院起诉。
2、法院受理后,向原告送达受理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并通知交费被告送达诉状和证据材料副本、开庭传票等。
3、法院开庭审理,并依法调解或判决。
4、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上诉,由上一级法院重新审理并调解或判决。
5、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则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七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