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在唐宋达到巅峰之后,为何之后就慢慢没落?

如题所述

唐诗宋词,每一种艺术达到巅峰都有一个累积、演变、成熟的过程。在唐朝,国力强大,为文化的兴起创造了很多有利的条件,那时候的唐朝已经不是简单的汉族延续,而是汉胡互代的民族共体。人杰地灵,海纳百川,形成了唐朝恢宏的文化气氛。

唐朝的文学兴起也和当时的掌管者有关,很多的君主都是诗词和书法的爱好者,国力强,百姓生活安定,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文化需求的市场也更大。

唐朝已经把诗词研究的非常的完善,可以说在诗方面,在唐朝达到了巅峰,宋人也通过新的模式让诗词达到了新的高度,每一个高度的累加,后面想要超越几乎是越来越难,后面出来的元曲,白话诗同样也是显得没有光辉。

是模式的不同让诗词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如果在换一种方式或者一种模式去理解和超越唐宋的诗词那几乎是不可能,因为唐宋后的几个古朝代并没有唐宋那时候的浓郁文化氛围。

唐宋的诗词达到了巅峰,也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人,很多人课本都需要默写背诵唐诗宋词,这种文化的传承非常的重要。换个说法,直到现在诗词并没有没落,只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留存在现在的生活中,比如影视剧,综艺朗诵等等。

在唐宋时代后,新创造的诗词很少,到了现代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创作了。但是巅峰就是巅峰,一个可以达到巅峰层级的事物是不会被忘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5
因为到了元朝,诗词并不受欢迎,在当时主要流行的是曲。
第2个回答  2019-07-25
元朝不崇尚中原文化,不是很喜欢诗词,加上元曲的流行,诗词也就慢慢没落了。
第3个回答  2019-07-25
因为在唐宋之后诗词就不受到重视了,所以就慢慢没落了。
第4个回答  2019-07-25
因为宋朝比较比较推崇这种诗词歌赋,但是到了近代就变成了书籍之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