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翻译简短

如题所述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翻译简短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衣准备睡觉,月光照入窗户,很欣喜地起身出门。想到没人与自己同欢共乐,于是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还没睡,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漫步。院子里好像有一潭明净澄澈的积水,水中的水草交错摇曳,大概是修竹松柏的倒影吧。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修竹松柏?只是没有像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1.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3.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4.欲:想要,准备。

5.月色:月光。

6.入:照入,映入。

7.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8.起:起身。

苏轼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和饮食家。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化名人,也是文学才华横溢、卓越多才的代表之一。

苏轼在文学创作上涉及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作品丰富多样,充满着诗意和哲理。苏轼的诗歌以豪放的风格、自由的思想和丰富的意象而著称。苏轼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作品中常有对社会现实、人生哲理和自然景物的深入探讨。其中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