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如何穿越黄河

如题所述

黄河的河床高度比运河的河床高,所以必须使用水闸分级的办法。

比如在京杭大运河和黄河交界处建有一座100米高的大坝,黄河上运行的船舶要到大运河上,就将上闸门将关闭,下闸门打开。使黄河的水与大运河的水达到平衡,然后将下闸门关闭,上水闸打开,所谓水涨船高,船就会流向大运河。如果大运河上的船要穿越黄河,则操作与上述相反。

有时在两条河流交汇处看到一些被闸门堵住的船舶是正常的,由于闸门是有开放时间的,平时使用次数较少,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比如雨季,长江才水到达危险线,就需要打开闸门排水,否则导致洪水爆发。

扩展资料

京杭大运河长1011公里,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也是中国最早人工开放的大运河,由于大运河独特的设计,水可以流过中国的五条河流,包括钱塘江、黄河、淮河、长江、海河。京杭大运河拥有长达2000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因此,它被申请为世界遗产。

明、清两朝重点治理京杭大运河的策略主要有:

一、找准分水地点。

元代在济宁会源闸分水,由于元初至明初,黄河经常北决,泥沙向东北淤积。会源闸分水不当,在汶上老人白英建议下,实施南旺分水,遏汶水至此,六分北注,四分向南,成功地解决缺水,使漕运得以畅通。

二、解决黄河和运河分离问题

因为淮阴至徐州间借黄行运风险 大,明清两代,对鲁桥至淮阴的运河,曾多次开凿新河,直至1703年,差不多用一百二三十年时间,为避开300余公里黄河之险,终于开凿了大约同样长度的运河,使黄运分离。

三、解决运河与黄河的交叉问题

因为黄高运低,为缩小黄运之间的水头差,而采取弯道,故有“三湾顶一坝 ”之说,今淮阴西南的一段运河,与黄河之间就变成“之”字形弯道。同时在淮安与马头镇之间不断开凿引河,以人力、畜力牵挽,漕船才能出闸过黄河。

1855年黄河改道,由江苏云梯关入海变为山东利津入海,改变了京杭运河的命运。为了打通山东段运河,就在黄河穿运处筑坝设闸,“借黄济运”。不久黄河又在郑州决口,泛滥于淮北大平原,山东黄河断流,无水可借,大运河漕运再次受到打击。

虽然京杭运河至今已有一个世纪不能全线通航了,但其作为贯穿 国五大水系的惟一南北水运大动脉,对东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京杭大运河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京杭大运河,如何跨越东西流向的长江、黄河、淮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2
黄河是一条季节性很强的河流,如何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与运河交汇,还要通航,又要防灾,古人还是绝顶聪明的。
京杭大运河在元代的漕运,由于黄河经常泛滥,高处水源缺乏和工程不够完善等原因,以致终元之时,海运仍占主要。明、清两朝重点治理京杭大运河的策略主要有:一是找准分水地点。 元代在济宁会源闸分水,由于元初至明初,黄河经常北决,泥沙向东北淤积。会源闸分水不当,在汶上老人白英建议下,实施南旺分水,遏汶水至此,六分北注,四分向南,成功地解决缺水,使漕运得以畅通。二是解决黄河和运河分离问题。因为淮阴至徐州间借黄行运风险 大,明清两代,对鲁桥至淮阴的运河,曾多次开凿新河,直至1703年,差不多用一百二三十年时间,为避开300余公里黄河之险,终于开凿了大约同样长度的运河,使黄运分离。三是对江淮间的运河,以开挖月河的方法,使湖漕分离,以避诸湖风浪。四是解决运河与黄河的交叉问题。因为黄高运低,为缩小黄运之间的水头差,而采取弯道,故有“三湾顶一坝 ”之说,今淮阴西南的一段运河,与黄河之间就变成“之”字形弯道。同时在淮安与马头镇之间不断开凿引河,以人力、畜力牵挽,漕船才能出闸过黄。
 不幸的是1855年黄河改道,由江苏云梯关入海变为山东利津入海,又一次改变了京杭运河的命运。为了打通山东段运河,就在黄河穿运处筑坝设闸,“借黄济运”。不久黄河又在郑州决口,泛滥于淮北大平原,山东黄河断流,无水可借,大运河漕运再次受到打击。虽然京杭运河至今已有一个世纪不能全线通航了,但其作为贯穿 国五大水系的惟一南北水运大动脉,对东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