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怎么定义“我”的

我想知道佛教是如何定义“我”的,真正的本来的“我”。因为佛教是有六道轮回之说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佛教认为有一个精神上的“我”?这世过后我们精神上的“我”便再附着于某道中的一个物质实体上继续轮回。这是我的看法,但是正因为我有这样的看法,而又觉察出一些与我这个看法相违背的现实,所以才会有现在这个问题。

例如从生物学角度看双亲与其子女之间有遗传的现象,我现在到不是说体格,外貌等物质方面的。而是如性格,习性,思维方式,选择取向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从生物学角度看这些在血缘传递过程中也有遗传。就是说子女的性格可能很象其双亲。但是如果存在一个精神上的“我”的话,那么每个精神上的“我”不是应该是相互独立的吗?当然精神上的“我”也是会随外物影响不断变化的,但我觉得至少不应该是血缘遗传这种无法预测的方法啊。再如,现代生物学亦发现人的情绪(关于情绪的定义我也很模糊,它到底是属于某刻的性格即性格的一部分还是完全独立于性格,是人受外物影响做出的非我们本性的行为呢)其实是受各类激素刺激做出的,如更年期的妇女因为体内激素紊乱会表现与她性格不符的情绪或行为。我觉得绝对一点也可以这样说,通过控制一个人的激素你也可以控制他的精神,控制他的精神做出你预期的行为。(事实上如果用药物治好了更年期症状的话不也正是一个这样的实例吗)而激素明显是一种纯物质的东西,怎么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我”会完全受物质的控制,完全会因为物质的改变而随意的改变,怎么会这样呢!

还是说佛教认为性格等这些并不是属于真正精神上的“我”呢,又回到问题,佛教是怎么定义“我”的?哪些才是真正的“我”。如我们睡眠时,假设连梦都不做,那“我”到哪去了?又假设如我下世堕入畜生界,变成了一个动物,那么“我”到哪去了,当然它是还存在于我动物的肉体内,但它岂不是和我身为人的一世相比起了很大的变化,至少我不能再思考这个世界的本质,还有我以前对世界的思考,那些积累都没有了吗?

至少最后一点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因为我觉得最后的真正的悟道(对不起,这可能不是佛教用词,但我不知道佛教中怎么讲这个词)不可能是在某一生这么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它是很多很多生不断积累的过程。如释迦摩尼成佛,我就觉得他肯定是经过很多生的体悟,只不过正好在他作为印度王子的这一世,他完全悟道了,于是成了佛。而这些积累我认为变成一种天生的倾向性和“我”一起存在,如有些人会对世界的本质,宇宙的真相这样的问题感兴趣,而有些人则漠不关心。这都是天生的,而这种天生,我认为就是这种倾向性的一种表现,我觉得也就好像佛教中所说的慧根吧。

我非常想解开自己的这个疑团,希望对佛经有了解,有体悟的朋友可以帮我解惑。我并不一定要求您的答案非常的长,希望能以您的切身体悟帮我解答这个问题,或者给我指引一个方向也可以,先谢谢了
诸法无我,那么在六道中不断轮回的什么呢?如果说诸法无我是指--因“我”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没有一个永远恒定的“我”,这个意义。那么我可以理解。但即使在不断的变化中难道就没有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我”吗,因为成佛的毕竟是释迦摩尼而不是“我”啊
------------------
请empsun,唯梅子看梅诗金公爵的回答,那也是我。因为问题补充没办法打那么多字,所以打在那个账号了

第1个回答  2008-12-19
妄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