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5

1、记忆的规律一:记忆要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增强记忆力的催化剂。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信息和对象,会产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观察力,精神上更加亢奋。

如何培养兴趣呢?①首先就是“尝试”,兴趣都是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且浅尝辄止是不行的,没有兴趣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那个“度”不够,没有发现那个兴趣点。②其次是“让它变得有趣”,比如记忆比较枯燥的内容时,你可以通过一些奇特想象使得你要背的内容变得容易和有意思。

2、记忆的规律二:记忆时要集中注意力,有明确的目的。

只有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信息和对象才会在大脑皮层中烙上深深的印记。

有明确的记忆目的/任务,会产生出一定要记住的紧迫感,这种记忆的强烈动机往往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老师上课时宣布明天上课的头10分钟考一下今天讲的主要内容。结果,第二天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3、记忆的规律三:遗忘不可避免,要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学习知识之后,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所以在学习或记忆之后,要在24小时内及时复习,最晚不要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因已遗忘了材料的七成以上,复习起来就很容易“事倍功半”。

4、记忆的规律四:越是有趣、奇特的东西,大脑越是容易记住。

要想让记忆变得简单,就要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让记忆变得有趣,如我们常用的谐音法、图像法、联想法、结构法等等。比如我练习过的《精英特速读记忆软件》中的“编码定位记忆”就用到了谐音转化记忆、意义转化记忆、形象转化记忆、位置记忆、联想记忆,而其中的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结构式的记忆。这些方法在特定内容的记忆上有很好的帮助。

5、记忆的规律五:越是理解透彻的内容,越是能清楚地记住。

努力地理解内容,看起来像是在绕远路,事实上却是通往记忆的“捷径”。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理解记忆呢,其实就是“写和讲”,也就是通过“用自己的话”重新把内容写下来或讲出来。写和讲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理解的过程

6、人的大脑通常有四个记忆高峰期。

通常一是清晨起床后,大脑经过夜间的休息,此时适合学习或记忆一些难记的内容。二是上午8点至11点,此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旺盛,精力充沛,大脑具有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三是下午6点至8点,不少人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复习全天学习过的东西,加深记忆,分门别类,归纳整理。四是睡前一小时,利用这段时间对难以记忆的东西加以复习,不易遗忘。(当然了,这只是一般情况,具体也会因人而异。)

第2个回答  2018-08-07
记忆又分为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1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度阶段。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视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到作用的短时记。
短时记忆的特点:
1、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
2、容量有限;
3、意识清晰;
4、操作性强;
5、易受干扰。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从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文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基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文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合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的地点无关。
长时记忆的特点:
1、容量无限;2、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那该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有效学习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应该要注意:
(1)要有长远的记忆目标和意图;
(2)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
(3)要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在学习中要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以及的效果。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对记忆材料可以用多种方式组织加工,常见的组织加工方式是类别群集,即把一系列项目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有效运用记忆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