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蒜为什么腌制出来是绿色的.

跟醋有关吗?

腊八蒜变绿的原因是在酸性环境中,大蒜里的一些含硫物质在蒜酶的作用下发生了结构变化,生成蓝色和黄色两种含硫色素,这两种色素叠加呈现绿色。与生蒜相比,腊八蒜的营养并没有损失,对健康也无害。并且因为腌过的蒜对肠胃的刺激减弱,适应人群更广泛。

腊八蒜营养成分:热量588.04大卡、钾2200.72毫克、钠1721.17毫克、磷540.86毫克、钙348.22毫克、镁316.74毫克、碳水化合物104.8克。

扩展资料:

腊八蒜的好处

1、它酸甜可口,有蒜香又不辣,有解腻祛腥、助消化的作用。

2、还能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3、腊八蒜的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参,常食能延缓衰老。

4、经常接触铅或有铅中毒倾向的人食用,则能有效地防治铅中毒。

5、另外,腊八蒜还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杀菌能力可以达到青霉素的1/10,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6、可以起到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和驱虫的功效。

另外,普通大蒜性温,多食生热,且对局部有刺激,因此阴虚火旺、目口舌有疾者忌食,但是腊八蒜没有这些禁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腊八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1

因为“腊八蒜”制作中会产生绿色素。

“腊八蒜”的绿色素实际上是由一种先生成的蓝色素和一种后生成的黄色素组成。产生色素的转变过程是,先产生蒜蓝素,再转变为蒜绿素,蒜绿素产生时间很短,即转变为蒜黄素。在大蒜加工过程中,国内外都有蒜泥变绿的报道,产生的绿色素也不是常见的叶绿素,与我国传统食品“腊八蒜”中的绿色素成分相同。

从物质变化分析,大蒜细胞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硫代脂肪族半胱氨酸亚砜和硫代丙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等含硫化合物在蒜酶的作用下,生成硫代亚磺酸酯、丙烯基硫代亚磺酸酯、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作为大蒜色素物质的前体,进一步发生大蒜绿变。

和醋有很大的关系,在足够酸的条件下才会促进大蒜变绿。腌制腊八蒜需要具备条件,要用低温储藏过的大蒜,只有低温才能激活休眠的蒜酶。蒜酶对大蒜的绿变起着催化作用,蒜酶对大蒜的绿变起着催化作用,腌制“腊八蒜”的醋酸起到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作用,使大蒜在不破坏细胞壁的前提下发生绿变。

扩展资料:

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绿变大蒜提取物的活性功能比纯化的色素的效果更好,这提示在进一步研发产品时,生产腊八蒜功能食品可能比加工蒜绿素胶囊更有开发价值。但分析清楚蒜绿素的物质组成和生成机理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前提。

过去人们都说不是腊八这天泡的蒜颜色不绿。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醋泡蒜的反应就是绿蒜瓣辣酸;醋酸香而辣。

参考资料:腊八蒜-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01

第3个回答  2020-04-12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2

和醋有很大的关系,在足够酸的条件下才会促进大蒜变绿。

腌制腊八蒜需要具备条件,要用低温储藏过的大蒜,只有低温才能激活休眠的蒜酶。

蒜酶对大蒜的绿变起着催化作用,蒜酶对大蒜的绿变起着催化作用,腌制“腊八蒜”的醋酸起到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作用,使大蒜在不破坏细胞壁的前提下发生绿变。

拓展资料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风味特点

腊八蒜是用醋腌制的蒜,成品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因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腊八节)进行腌制,故称腊八蒜,一般只要是绿色的用醋腌的蒜都叫“腊八蒜”。

变绿原因

蒜酶对大蒜的绿变起着催化作用,腌制腊八蒜的醋酸起到增加细胞膜作用,使大蒜发生绿变。

烯丙基与丙烯基半胱氨酸亚砜在蒜酶的催化作用下成为色素中间体,其进一步与大蒜中含量高的碱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反应生成色素前体,最后与大蒜中的不饱和化合物生成蒜绿色素。

研究中还发现,色素的提取物含硫量明显比普通蒜提取物的含硫量高,表明色素是一类含硫的非叶绿素化合物,并且“腊八蒜”的这两种色素的提取物都显示出比普通大蒜提取物高的抗氧化活性。这提示大蒜经过“腊八蒜”的加工,不仅优化了风味,而且功能活性可能也得到优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