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违反《劳动法》的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

如题所述

中小型企业可能存在一些因素导致它们较易违反《劳动法》。

    管理经验和资源不足: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可能缺乏法律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不能正确理解和执行劳动法。

    经济压力:中小企业经济压力较大,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可能会违反劳动法。

    监管不足:中小企业监管资源有限,监管部门可能难以对所有企业进行全面监管。

    法律意识不强:中小企业缺乏法律意识,不重视遵守劳动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29

中小型企业违反《劳动法》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点:

    经营压力大:中小型企业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市场竞争激烈、成本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劳动法的规定。

    管理经验不足: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因此缺乏对劳动法的知识和管理经验。

    监管不严:对于小型企业,监管资源有限,容易逃避监管,所以监管往往不够严格。

    法律意识不足: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深入了解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导致不知道如何遵守。

    法律成本高:对于中小型企业,遵守法律成本较高,很多中小型企业在追求利润时不愿意花费额外的成本遵守法律。

    总之,中小型企业违反劳动法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综合考虑。

第2个回答  2022-09-23
我经常收到一些网友给我的留言,听起来让人感觉非常气愤:有的人是公司不给签合同、不给上社保,有的人是被故意拖欠工资,有的人是被随意降薪和调岗,有的人是迟到被罚钱等等,他们询问我应该怎么办呢?为什么遭遇不公正待遇的劳动者不会主动维权呢?

案例一

最近,我表弟给我打来电话,气愤地向我诉说了他的经历。表弟在一家私营公司做销售顾问。明明按照要求完成了公司规定的销售业绩,竟然还被公司辞退!而且还没有经济补偿金!
公司的销售岗位是靠业绩说话,这点谁都明白。表弟虽说不是公司销冠级人物,但是销售业绩都是达标的。每年、每季度、甚至每月都能完成销售任务。
这两年公司业务受到疫情影响,发展明显放缓。尤其是今年疫情反扑,公司一蹶不振。客户在流失、单子量在减少。但老板却偏偏在这个时候针对销售人员搞起了末位淘汰制!让每个销售人员都签了任务书,把销售人员分成了几个小组,每月按小组进行销售业绩评比,排在末位的销售人员被淘汰,按照辞退处理!
末位淘汰制的结果就是无论业绩如何,总有一个人要被淘汰出局!老板的如意算盘打得真是太精明,一方面逼销售人员冲业绩,一方面在不断精简销售团队,毕竟疫情之下,企业运营成本也比较高。上个月,我表弟的销售任务刚达标,就收到人事部的辞退通知,理由是表弟在销售小组中业绩排在最末位!人事部让他立马收拾东西走人!
疫情之下,整个大环境都不太好,各个企业缩减人员都还来不及,哪有可能再招聘呢?而且国家要求居家办公,无法现场面试,很多企业的招聘都暂停了。表弟哭诉说他连面试机会都没有,每月的房贷压力也不小,只能靠仅有的积蓄勉强维持,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
以末位淘汰制为由辞退员工,是很多公司惯用的伎俩!殊不知这本身就不合法!这是用人单位单方面的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在企业绩效考核中,无论员工绩效如何,必定有排名末位的员工。但是员工只是排名靠后,这并不能说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根据劳动法规定,如果公司觉得表弟不符合岗位的要求,需要对表弟进行培训或者调岗。如果还无法胜任,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公司要支付给表弟经济补偿金。而不是业绩排在末位就辞退这么简单!
我问表弟为什么不去维权呢?这明明就是公司的不对啊!表弟说一方面他和公司签了绩效任务书,书面同意了这种做法;另一方面他在这家公司只干了一年多时间,合同上只写底薪3000元,就算是公司赔钱给他,估计也给不了多少,还不够他劳神费力的。只能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