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现在部分应届生都是眼高手低,找工作只谈钱不谈能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0
现在确实有一部分应届毕业生都是眼高手低的,找工作只谈钱,不谈能力,以为自己很厉害,自己能力很强,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只看工资的高低,不管自己能否胜任。
第2个回答  2020-11-10
并不是呀。找工作肯定是会看工资待遇的,因为都是要生活了,没有人会免费的去做劳动力呀。所以考虑工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能力,因为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既然敢去谈工资,那么他就一定是有一定的能力的。也许他们就是还不了解社会上的这些经验。他们也不知道挣钱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的思想还是比较幼稚吧。感觉自己是啊出来大学自己有很大的能力,所以他们还不知道深浅。以为有学问就可以了,他们还不知道,没有社会经验是不行的。
第3个回答  2020-11-10
简单来说,一个月只赚4000块钱的人,在一线城市是活不下去。
一线大城市生活成本
独立租房,吃饭自理,缺乏生活补贴,一般生活成本在3500-6000之间。看所处的范围。一般一个人住,可能很难自己做饭。这样的成本很正常。
独立租房,吃饭自己做,缺乏生活补贴。一般生活成本在2500-4000之间。看所处范围。一般都是情侣或者女性同学朋友住在一起。
公司宿舍,公司食堂,有生活补贴。一般生活成本在1000-3000之间。一般只有很底层,特殊行业(物业,酒店之类的),时间比较久的公司,特别好的单位才有。
是有部分城市有城中村,但越来越少,而且价格最少都是500起步,有的地方肯定都一千朝上。即使在城中村,自己做饭。一个月的成本2000朝上。还是比较省的情况下。

请对号入座,别想当然。
不要被HR洗脑了,公司并不是按照你的技能给你付薪水,而是按照你的稀缺程度付薪水。即使我是一个扫地阿姨,如果不能采用机器,也没人做,公司可能会开出1w以上的薪水来招人。这实际上只是HR们的话术,这里是讨论实际情况,不讨论话术。话术人士,请远离。
该公司,管住宿,管食宿,没有交通费。等于一个月下来能赚2000块钱左右。那还不如呆在老家,还能和朋友一起玩。
稍微有点文化的人,都不会用自己的青春来干别人的事业。因为他们不傻。这个老板能够这样搞,证明老板不太聪明,公司盈利能力也不行,想用5年前的工资来雇佣员工。我劝你趁早跳槽,省的到时候也跟着倒霉。
公司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过程。公司之所以雇佣高文化水平的人,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很复杂。超出了普通人的能力范围,并非他们想雇佣聪明人。公司雇佣人需要在能力和聪明之间做平衡。公司对于基层,看重适应性,对于中层,看重能力,对于高层,看重经验和聪明程度。可能HR会告诉你很多其他的话,那都属于话术范畴。实际他们的工作,就是忽悠人。忽悠人来建设自己所在的公司。他们的立场是公司,和求职者和职员在特定时候会存在着明显的冲突。
800-1000的房子就是一个单间。据说已经涨价大概1500左右。在一线城市吃饭,基本上15-25一顿。简单的一顿饭。一天下来两顿正餐,一顿早饭。50并不过分。如果还喝饮料,购买副食。基本上2000-2500的饭钱。

基本上依赖,吃住最少3000,一般人3500-4000。
有什么疑问?我朋友在北京,和女朋友合住。一个月一个人生活费最少3000,他们还自己做饭。如果一个人住,吃住,加上交通,话费,衣物,之类的,最少4500起步。衣服可以一时不买,但总得来讲。在一线城市生存基本上得4500左右的成本。能省,但是省不了多少。
另外一点,如果你是工厂普工,一个月月收入也是4500左右,但是有加班。普工住宿,餐饮在公司的安排下,成本不会超过500。等于一个普工,每月净收入2500-3000左右。
一个白领,一个月实际收入,如果不能超过6500,在一线城市实际上比普工更惨。住宿,吃饭都得自己操心,还有维持形象和交际费用。可以这样说,月收入4500,最多只能让一个应届生实习期稳定下来。如果实习期一过还是4500,他百分之百心里想走。

实际上,大城市圈子内部主要成本是房租成本,物价稍微高一些。中间地带,综各来说各方面比较均衡。郊区地带,房租便宜一些,但物价相对较高。
第4个回答  2020-11-10
确实是这样的。
“眼高手低”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找工作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都估计过高,都想找一个“既轻松、环境又好、工资又高的好工作”。
其实如果真有这样的工作,也轮不到应届生来做,所以应届生刚刚踏入职场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只要能锻炼你的工作能力,哪怕一开始工资低一点,只要有一个发挥你工作特长的“平台”,慢慢的积累工作经验,让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得到不断的提升,让公司看到你的“潜力”,这样肯定会升职加薪的。
所以应届生找工作的时候切记不要“眼高手低”,毕竟刚刚毕业,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肯定是有所欠缺的,不要太急于求成。
第5个回答  2020-11-10
是的,确实有这种情况。这部分的应届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明知自己的能力不强,但还是想找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其实,当中主要的原因是钱和能力不匹配,企业和应届生达不到互利共赢。
不能只谈钱而不谈能力,也不能只谈能力不谈钱。这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点。愿企业对应届生多一点理解,愿应届生也对企业多一点信任。最后,希望应届生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