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头底下为什么有个坑儿?

大家都吃过窝头(小米做的),可是窝头底下为什么有个坑儿?

  真正的窝头是纯棒子面的足有一个拳头大小,上尖下圆底下正中间有个大窝窝。蒸窝头用的棒子面是玉米磨成的粉,很多地方也叫玉米面。因为不是发面的有些瓷实,所以为了容易熟就在中间挖个小坑。

  

  窝窝头: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汉族面食,过去是穷苦人的主粮。采用天然绿色的五谷杂粮为主要原料,其中的纤维素含量很高,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其中含有的玉米油,更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中国广西百岁村老人不易患高血压病,与他们主要食粗粮有关。

  窝窝头一般是玉米面做的黄色的,在旧社会人们都吃,它的样子和名字是一样的圆锥形锥底部有一个向里面凹进去的口,故得名窝窝头。

  市面上有一种五谷稻坊窝窝头,不仅仅只是玉米窝窝头了,还有黑米窝窝头、高粱窝窝头、红薯窝窝头、绿豆窝窝头、糯米窝窝头等等。基本上都是采用五谷杂粮为基本料材经特殊配方加工而成,也一改传统窝窝头生硬、干涩的口味。如今的窝窝头已经是一种绿色、美味、营养、健康的美食了,因粗粮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因此广受现在消费者的喜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有窝! 这样熟的快! 用玉米面、高粱面或其他杂粮面做的食物,略作圆锥形,底部有窝儿,也叫窝窝头。窝头起源的历史是不可考了,但我们知道至少在明朝已经有这个名称,即是去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自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复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世中富有嗜之者,因名御爱窝窝,今但曰爱而已”。照这样说,爱窝窝由于御爱窝窝的缩称,那么可见窝窝头的名称在明朝那时候已经有了。 北方杂粮以玉米为主,玉米粉称为棒子面,亦称杂和面。因为俗称玉米为棒子,故 得此名。南方人不懂,故有误解。从前的小说上,说穷苦妇女流着眼泪,把棒子面一根 根往嘴里送。玉米面中掺和豆面在内,故称杂和,其实这如三七比例的掺入,就特别显 得香甜,所以不算是什么粗粮,不过做成窝窝头,乃有似黑面包,普通当作穷人的食粮 罢了。南方如浙东台州等处,老百姓也通常吃玉米面,却称作六谷糊。光绪丁酉年距今 刚刚一周甲,我住在杭州,一个姓宋的保姆是台州人,经常带来吃,里边加上白薯,小 时候倒觉得是很好吃的。普通做了饼来吃,便是所谓窝窝头,乃是做成圆锥形,而空其 中,有拳头那么大,因为底下是个窝,故得是名。老百姓吃这东西,大概起源很早,历 史上找不着纪录,当起于有玉米的时候了。本来这些事用不着努力去找它的缘起,现在 不过如找到一点纪录,知道有什么时代,已经有过,那也未始不是很有意思的事吧。 窝窝头起源的历史是不可考了,但我们知道至少在明朝已经有这个名称,即是去今 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 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 自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 复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世中富有嗜之者,因名御爱窝窝,今但曰爱而 已”。照这样说,爱窝窝由于御爱窝窝的缩称,那么可见窝窝头的名称在明朝那时候已 经有了。这也就是说,农民用玉米面做这种食品,用这个名称,也已经很久了。 天下事无独有偶,窝窝头的故事还有下文。北海公园有一家饭馆名叫“仿膳”,是 仿御膳房的做法的意思。他们的有名食品里边,便有一种“小窝窝头”,据说是从前做 来“供御”的,用栗子粉和入,现在则只以黄豆玉米粉加糖而已。所以北京市面上除真 正窝窝头以外,还有两种爱窝窝与小窝窝头,留下一点历史的痕迹。“窝窝头”极是微 小的东西,但不料有这么一段有意思的历史,可见在有些吃食东西上如加以考究,也一 定有许多事情可以发现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23
那样子它好熟阿